移至主內容

記疫中的 童畫軼事

2021/06/12 17:37
15,027次瀏覽 ・ 56次分享 ・ 3則留言
PeoPo推 19
檢舉

記疫中的  童畫軼事

從發展心理學的視角  發現兒童繪畫中豐富的故事...

大人們, 如何藉著兒童繪畫與兒童對話 ,並順其自然的 尊重兒童的繪畫表現方式?

不需要特別的畫紙、只要提供回收的報表紙、廣告單...,兒童表達的各種符碼表徵,可以是溝通的媒介。 如果畫在紙上就能得到關注,塗鴉不一定會出現在(令一些家長困擾的)牆上...

也許 有人錯過了兒女的童話時期, 如果身邊有新生兒童再給一次機會,就好好把握藝事對話,紀錄一生中難得的軼事。 記得,收斂起大人的視角,試著欣賞孩子想表現的「畫中的話.」.

 

新生活疫起來

記疫中的  童畫軼事

OS

隨著三級疫情 宅居 時間的延長

家中翻箱倒櫃的整理

成了 排遣時間 的最佳工作

角落裡 塵封多年的 童年塗鴉

一一的 訴說著 童畫裡的故事

 

南港高工 美術科 林瑟如 老師

小孩子從 一歲左右 學習握筆 的第一種線條

就是 曲線交叉線條

如果嚐試畫出 左下角的直線 需要很小心控筆

塗鴉 是需要對話 才能理解 小孩想表達的意思

蝌蚪人的出現  開啟了 兒童眼中對人觀察 的 演化歷程

蝌蚪人也會 慢慢的進化

眉毛 鼻子 嘴巴 耳朵 頭髮 會一一的出現

慢慢的 手不只一條線 手掌與手指頭歷歷可數

這時 已經不是蝌蚪人了

身體的出現  是另一個成長的歷程

手出現在 身體兩側 眼睛 有眼珠與眼白

耳朵 也有耳腔孔

 

OS

兒童繪畫 是發展心理學裡面

十分有趣的 家庭與社會功課

當孩子們 學會口語 與文字表達之後

就減少了 透過塗鴉 隨性的 童畫記事

因此 家裡的大人們 如果把握住 溝通的黃金時間

就有機會 留住一段 兒童繪畫發展 的珍貴紀錄

 

南港高工 美術科 林瑟如 老師

(蟻窩的繪畫中) 工蟻 很辛苦的抬食物進來

進入家裡 要先洗澡 家中還有急救箱

而 蟻后 在起居室 看電視 聽音樂

家裡圓形的餐桌 如實的投射在 蟻窩的空間

育嬰房 為小貝比 準備了豐盛的零食

然後 小螞蟻 也要有一個 運動場

所以 從一個 作品 觀察孩子的認知發展

不論是 家裡的空間 人際的角色需求

都可以發現 童畫中 可以對話的故事

 

OS:

孩子們  從畫我所知 (表達孩子主觀的符碼)

到畫我所見 (外人能理解的的具象構圖)

當中,如果成人錯過了對話的機會

或是對童畫有了 錯誤的期待 或批判

常會因此框限了 童畫創作的發展潛力

 

南港高工 美術科 林瑟如 老師

繪畫 是 一種 自然的天性  不用特別鼓勵 或壓抑

藉由 繪畫 可以與兒童自然的溝通

一個 特殊事件 會大大的影響 兒童繪畫的表達

本來因為喜歡畫畫 因此學校老師 建議 參加寫生 比賽

選了 拱北殿 涼亭 郊遊練習

每個孩子 有不同的視角與構圖

當時遇到 在當地洗車、 不懂兒童繪畫發展的 「正義哥」

好奇的外人 不能理解 孩子繪畫的視角

當大人 激動的 以自我中心的觀點 給出批判時

哪知 兒童 世界的想像可以平視 也可以飛翔

孩子會自然的用自己的感受去呈現

大人已經忘記自己兒時的感知歷程

因此 不小心 會落入 缺乏同理的對錯批判

(畢卡索的立體派創作 得自兒子童畫的啟發)

當場 有澄清 不清楚 不要亂講 但是小孩已被嚇到

因此  務必注意!

大人無知的批判 是 兒童難以承受的難關

 

OS

疫情中,如果家裡有2~10歲的兒童

也許大家可以小心的挖掘一下

隱藏在牆角與廢紙堆中的 童畫軼事

 

南港社區大學 公民新聞社 優客 居家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