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616少年夢工廠帶飛行少年回歸安穩生活

2021/05/31 20:00
11,498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蔡亞璇、汪慈衛、黃幸榆 / 臺北市報導】今年二十歲的小羽(化名),因為長期處於高壓的家庭環境下,在十四歲那年,小羽與家人起了爭執後,便一念之間決定離開家裡,成為了飛行少女。在社會遊走時,出於好奇而接觸了毒品,最後進入了少年觀護所(以下簡稱少觀所)。離開少觀所後,找工作不斷的碰壁,在失落與絕望之際,想起了給予她溫暖的616少年夢工廠,藉由這裡開設的課程與社工們的陪伴,讓她逐漸對行銷產生興趣。現在的她,只想留在這個能好好接納她的地方。

幫助青少年培養一技之長 復歸社會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致力於媒合社會資源,以及推展青少年福利服務工作,616少年夢工廠便是旗下以輔導青少年就業為主。616少年夢工廠最初在決定名稱時,為了去標籤,堅持不把「更生」放進名字裡。616取自於「遛一遛、聊一聊」的諧音,希望青少年在遇到迷惘時,可以到這裡與社工們聊一聊、化解煩惱。

照片

616少年夢工廠的招牌外觀。攝影 / 汪慈衛

成立616少年夢工廠的陳彥君主任最早從一九九二年起就在幫助青少年,她在更生關懷協會裡幫青少年做一、二、三級的輔導。後來她發現在少觀所的青少年並不是不想改變,只是在離開少觀所後失學又失業,無一技之長也無學歷,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能回到過去的生活,在靠山或是黑道大哥底下做非法的工作。這也導致這些青少年們往往從少觀所出來沒多久又回到裡面去,只能不斷在司法體系中循環,從此與安穩的生活失之交臂。

這樣的發現使得陳彥君想要幫助這些青少年,讓從少觀所出來的他們除了繼續過充斥非法行為、提心吊膽的生活以外,也有另一條路可以走。她希望有個地方可以讓還沒準備好踏入社會的青少年們學習工作所需的技術、態度與互動應對技巧,有助於他們未來復歸社會,於是她創立了616少年夢工廠。

起初,616少年夢工廠是與以需要課後照顧的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616幸福工作站,同屬為一個機構,因為許多在少觀所的青少年們,國小成績並不差,往往都是因為在轉銜國中時遭遇到挫折,加上生長在弱勢家庭,可能是單親、隔代教養,或是父母因為工作忙碌而疏於陪伴,沒有人能去聆聽他們的困難並給予他們解決方法,在街上認識到不良少年後走上不歸路。陳彥君發現「預防勝於治療」,因此幸福工作站主要是提供課後照顧班,在國小開始與孩子們建立關係,等到出現偏差行為或是在學校有適應不良情況時,社工便能第一時間介入、提供幫助,不會錯過黃金時期。

但因為616少年夢工廠與616幸福工作站的服務對象,分別為更生後的青少年與涉世未深的兒童,在同一個環境下接觸可能會產生負面效果,像是兒童覺得青少年身上刺龍刺鳳的刺青很帥氣、對於抽菸感到好奇。這兩個族群長期相處,或多或少都會有風險存在,所以決定將機構分開,專注於各自服務的對象。

照片

616少年夢工廠為青少年們設計的一系列服務與課程。製圖 / 汪慈衛

開設多元課程 協助青少年就業

616少年夢工廠是以協助青少年就業為主要服務內容,在少觀所初期會開設自我探索課程,幫助青少年找到他們的興趣,再慢慢新增一些職涯相關的課程,像介紹職業種類、請老闆來分享創業過程,或是料理實作等等,陳彥君認為:「每一點都是給孩子多一點刺激,也鼓勵他去做一些新的嘗試。」除此之外,社工也會在這個階段與青少年建立友善關係,青少年在出所後也會與社工分享他們的近況,遇到難題時社工也會給予他們心理諮詢,降低走回頭路的機率。

照片

616少年夢工廠於少觀所上課。圖片提供 / 616少年夢工廠

出所後青少年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回學校就學或是就業。選擇回學校繼續讀書的話,社工會陪青少年練習如何跟同學解釋,他消失的這段時間去了哪裡、頭髮為什麼被剪掉了,因為如果沒有好好與同學解釋,可能會產生誤會,在學校面臨被排擠的問題,開始像過去一樣變得不愛去學校,再次逃學回到幫派;而當青少年選擇就業時,大多數都還沒有準備好,加上缺乏一技之長,他們可以到616少年夢工廠所成立的實習場所「未來咖啡」進行就業實習,616少年夢工廠也會協助他們考取中餐丙級、飲料調製丙級證照,讓他們在擁有證照後能產生自信,更能轉接到一般的社會職場。

照片

青少年於未來咖啡實習的工作情況。圖片提供 / 616少年夢工廠

社會目光與青少年適應問題是最大挫折

616少年夢工廠、未來咖啡營業至今面臨幾樣難題,像是因為在社會觀感中,青少年犯罪對大眾而言較難接納,以及街頭少年的聚集導致鄰居的不解與側目,而使募款不易。616少年夢工廠為了去機構化和去標籤化,以餐廳而非輔導室的形式作為組織根據地,讓青少年們能夠減輕壓力,不要有去法院或少輔組報到的既視感,而是用一頓飯的時間交換彼此的故事。

除此之外,616少年夢工廠的社工們在幫助青少年們時也遇到重重困難。陳彥君提到,有些孩子在離開少觀所之前會跟法官說想到616少年夢工廠學習,但來了之後無法適應這裡的服務,過一兩個禮拜就跟朋友跑掉了。沒有工作的青少年可能在外發生了什麼事情再次回到少觀所,與來自616的社工重逢,笑著對老師說「我又回來了」,陳彥君認為這又是一個可以和青少年建立關係的機會,她堅決不把這個當成是失敗的案例,她說:「有些孩子可能沒那麼快就敞開心房、接受我們的協助,我想慢慢讓他們知道616是一個穩定的存在,我們就在這裡,不管你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回來找我們。」

在616少年夢工廠 展開嶄新的人生

小羽也是在少觀所裡與616少年夢工廠有了連接。

小羽今年二十歲,從小便寄養在生父的朋友家中,十四歲那年因受不了家庭帶給她的壓力,毅然決然離家。「那時我跟校排一差四分,姐姐卻覺得我不夠努力。我從國小到國中都是這樣被壓榨,一氣之下就跑掉了。」小羽說。她再沒有見過家人,直到十七歲因吸毒被抓。

小羽離家時並沒有想太多,她想著船到橋頭自然直,朋友那麼多,總會有人願意收留她。她輾轉在網友與朋友家中寄宿,也在這期間因友人介紹與好奇心的驅使下接觸了毒品。

在外流連的這幾年小羽過著驚心動魄的日子。離家生活依然需要金錢,小羽曾做過討債公司的打手以及販賣毒品,這些工作是很危險的,隨時都可能有仇家找上門,小羽說:「睡覺時鞋子是穿好的、腳放在地上、身體躺在床上,因為這個姿勢隨時起來就可以馬上逃跑。」

最後,小羽提心吊膽的生活在被警察抓到後畫上休止符。當時小羽與另外兩個也有在用藥的朋友在房裡,夜深正在睡覺時警察衝了進來,她才知道原來其中一個朋友是通緝犯。之後小羽進入少觀所三個月,又在安置機構待了一年,最後在616少年夢工廠穩定就職。

照片

小羽分享過去提心吊膽的日常生活。攝影 / 汪慈衛

小羽從少觀所出來後,打算在保護管束開始前的這兩個月時間找工作,然而投了三十份履歷卻還是沒有工作機會。她在絕望之際想起在少觀所裡認識的616少年夢工廠社工,因此決定到616少年夢工廠尋求幫助。

一開始小羽是在未來咖啡做內場的工作、煮飯等,現在則是負責行銷與募款的部分。有了穩定的工作就有穩定的收入,小羽風聲鶴唳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這也讓她今年打算重回校園,繼續完成高中學業。

在家庭方面,小羽自從離家出走,第一次見到家人是在少觀所中,她的養父來看她。小羽說:「見面時我爸有講話,我沒有。他沒有想到離家出走後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少觀所,他說不管怎樣只要妳願意回家,家門都為妳開著。」從少觀所出來時,小羽放要來給她接風的社工鴿子,因為她的義兄來接她,還請她吃一頓接風餐。小羽笑著說她現在與家人的關係就像朋友的關係,偶爾還是會聯絡,不打擾彼此的生活。或許不像其他家庭那麼緊密,但也是一種家庭形式,跟以往毫無聯繫的情況相比,已然好出太多。

親子關係修復 家庭成為後盾

陳彥君踏入關懷青少年領域已經十四年了,對她來說,真正感到挫敗的不是來自於青少年一而再地犯錯,而是無法改變他們的家庭。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家庭、學校、同儕一層一層的在孩子身上塗上顏色,孩子就會變成那個樣子,但家庭是影響他們的第一個變因,是根深蒂固且無法改變的,有些家庭販毒產業已經三代了,對於孩子而言,他認為既然販毒賺來的錢能夠把他養大,那販毒這件事情有什麼不對?但孩子就是一直在這個環境成長,他不會覺得販毒的行為是錯誤的,更不可能有辦法去改變家庭。

照片

陳彥君分享她從事社工工作十四年來的所見所聞。攝影 / 蔡亞璇

這讓陳彥君認為這是要去改變的,家庭衝突通常是長年累月累積下來,當父母一直忙於工作,孩子就處於被忽略的狀態,所以他開始不信任父母親,在學校被霸凌、被欺負的時候,他因為擔心造成父母的困擾,第一時間不是找父母親求助,而是去找認識的黑道大哥。也有很多青少年想幫忙分擔家計,但他沒有學歷、沒有能力,只能加入詐騙集團,被捕進入少觀所,但父母往往只會覺得孩子怎麼不懂事,看不見他們的初衷。

如果父母願意花時間去陪伴、去學習怎麼跟孩子溝通,青少年改變的機會是很大的,因此陳彥君規劃了家庭有關的課程,讓青少年有機會與父母敞開心房溝通、互相了解彼此的內心。親子關係和解之後,孩子會擁有更多力量,更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樣的選擇、知道家庭是可以成為他的後盾的,而不是孤立無援。

照片

616少年夢工廠親子關係修復課程的上課畫面。圖片提供 / 616少年夢工廠

一頓飯能改變一個孩子的生命

「我們機構是蠻力求創新的,我們看到需求在哪裡,我們就會往哪裡去發展新的東西。」陳彥君對於協助青少年有許多規劃與想像,其中之一的接風餐服務已經在近期開始推動,「接風餐」是青少年離開少觀所後的第一餐,也是影響他們未來走向的重大關鍵。

大部分的接風餐都是由黑道大哥來處理,但如果是黑道大哥來接風,青少年又會被帶回原先的幫派,在少觀所的努力付之一炬,社工需要花更大的心力才能再把他們拉回來,陳彥君認為一頓飯的時間是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生命,所以只要搶到第一頓飯,就有更大的機會把孩子拉回正軌。

照片

愛心接風餐是青少年離開少觀所的第一餐,也是影響青少年的一大關鍵。 圖片提供 / 616少年夢工廠

用人生經驗給青少年正面影響

對陳彥君而言,每個生命都是非常有價值的,雖然青少年可能在一念之間衝動犯下了錯,他們所做出的事情並不是他們的初衷,也許只是為了朋友義氣相挺,卻不小心砍傷了人;也許只是想幫忙分擔家計,卻選擇了違法的手段。

「我們都是這個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陳彥君感慨的說,從小到大身邊都有很多資源讓我們可以好好成長,但世界上很多孩子沒有這麼幸運,能在溫暖的家庭長大、沒有遇到太多挫折,陳彥君希望能成為這些青少年的貴人,用她的生命去帶給青少年正面影響。

採訪側記

青少年時正值對什麼都感到好奇,精力無窮又血氣方剛,與家庭失和甚或其他事情,一小步就容易步上歪路。小羽的年紀和我們差不多,但在我們為明天要考試而叫苦連天,或是煩惱晚餐要吃什麼的時候,她可能正在跟人群毆,或是奪門而逃過著被追殺的日子,這是有著平凡和平生活的我很難想像的。如今她經由616少年夢工廠的幫助有了固定的工作,過著安穩的生活,近期也準備重回校園進修商科,與提心吊膽的過去揮別。

延伸閱讀

未來咖啡 點亮叛逆少年的新生命

少年培力園 青少年的第二個家

乘風少年學園 永不放棄的愛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