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炒熱議題 藻礁連署從冷清到沸騰
本月18日珍愛桃園藻礁團隊將70萬份連署書送進中選會,前年公投修法將大選和公投脫鉤辦理。藻礁案是自修法後,首次由民間發起並成案的公投,不過對於脫鉤舉辦,民間團體並不樂見。
(潘忠政:沒有候選人這個誘因之後,你純粹要用這一些公投的議題,在我們還不是很成熟的民主社會,其實投票率會降低很多。)
上個月底,藻礁連署書份數告急,原先一日搜集5500份的連署書,卻在22日國民黨表態支持後,隔天就收到兩倍的連署書,周末一天更暴增六萬多份,可見政黨對公民議題相當有影響力。
(俞振華:當我們的人那麼多,那其實你就必須要透過政黨,才有辦法讓這個案子可以成型,而且日後投票的時候,更需要政黨的動員)
除了公投需要政黨表態之外,學者也表示公投應為救濟手段,因為公共政策並非考卷上的是非題,政策討論必須要有調整的空間,才能讓政策更完整。
(俞振華:到公投的時候就沒有妥協的空間,政策再也不是有妥協空間,就是A或B,那這對很多的公共政策議題,其實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公投法近年不斷修法,激起民眾對公共事務主動了解的熱忱,期待未來無論是公民投票法的完善,又或是大眾投入公共議題的討論時,都應該更加獨立判斷並做出有助於台灣的決定,實現民主政治的精神。
記者 游甯筑 張品臻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