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武漢肺炎確診破一億人 我國擴大回溯部桃接觸者
全球武漢肺炎確診今天突破1億人,死亡達215萬人。(圖片翻攝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訊息)
全球武漢肺炎確診昨天逼近1億人大關,死亡逼近215萬人。(圖片翻攝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訊息)
全球武漢肺炎確診昨天逼近1億人大關,死亡逼近215萬人。(圖片翻攝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自前(2019)年12月期間,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被發現,並登上部分媒體版面後,武肺疫情在隔(2020)年迅速擴散全球。據日本經濟新聞新冠狀病毒感染世界地圖統計,去(2020)年12月底,全球武疫確診人數達到8279萬例,死亡人數達到180萬例,今(27)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確診人數在世界上正式突破1億人大關,死亡人數也來到215萬人。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訊息得知,昨(26)日,武疫全球確診人數來到9973萬例,直逼1億例,死亡人數來到214萬例;今天確診人數正式突破1億例,死亡人數突破215萬人。
全球武漢肺炎疫情確診病例最多的前十大國家,依序為美國25,424,174人、印度10,676,838人、巴西8,933,356人、俄羅斯3,716,228人、英國3,700,235人、法國3,138,449人、西班牙2,629,817人、義大利2,485,956人、土耳其2,442,350人與德國2,164,043人。
全球武漢肺炎疫情死亡人數最多的前十大國家,依序為美國424,690人、巴西218,878人、印度153,587人、墨西哥150,273人、英國100,358人、義大利86,422人、法國74,248人、俄羅斯69,391人、伊朗57,560人與西班牙56,794人。
據新聞報導與日媒統計,去年2月1日起,全球武漢肺炎確診病例超越2002到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盛行時期、2月9日,武肺全球死亡人數首次超越SARS、4月3日,武肺全球確診人數首次突破百萬人、6月28日,世界武肺確診數突破1000萬人、8月11日,武肺全球確診破2000萬人、9月18日,武肺世界確診數破3000萬人、10月19日武疫確診突破4000萬人、11月9日,武肺全球確診破5000萬人、11月26日確診破6000萬人、12月11日確診破7000萬人、12月27日確診破8000萬人、12月31日確診達8279萬人、今(2021)年1月11日確診破9000萬人,今天武漢肺炎確診人數,正式突破1億人。
自今年年初起,至今天為止,世界武肺確診人數從8300萬例飆升到1億例,短短27天的時間,全球武疫確診人數就暴增1700萬例。
在台灣,本月12日爆發部桃武漢肺炎(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院內、院外本土確診案例,目前有15例的本土確診病例,據了解,院內本土感染共有9例,依案號依序是案838、案852、案856、案863、案868、案869、案881、案889與案890;院外本土感染目前則有6例,分別是案839、案864、案865、案870、案882與案885。因應部桃武肺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在18日首次在桃醫建立前進指揮所、22日啟動「部桃專案」、24日擴大回溯醫院相關接觸者居家隔離措施,以及昨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表示,截至1月25日,公費流感疫苗總接種數約600.2萬劑,為使疫苗發揮最大效益,自1月30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提供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接種,至疫苗用罄為止,呼籲尚未接種的計畫對象,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等重點族群儘快接種,以保障自身及周遭人員的健康,以及初步回溯匡列人數估逾5,000人。
指揮中心為強化整個防疫防火牆,至今隔離人數達到3,262人,其中包括醫院476人、社區305人、回溯2,481人,目前匡列人數最多的縣市在桃園市,達526人,其次是新北市30人、新竹市12人、台北市7人(收治桃醫病患44人)、基隆市6人(收治桃醫病患6人)、花蓮縣6人、雲林縣6人(其中有2人定居桃園,未返鄉隔離)、彰化縣4人(1人自主健康管理)、苗栗縣3人(但3人都不在苗栗,由居住地縣市政府衛生局追蹤)、屏東縣2人(今天凌晨00:00時結束隔離,轉自主健康管理)、台東縣2人(目前在外縣市隔離中)、金門縣及宜蘭縣各1人。
但由於部桃全院升級為高風險的「紅區」,且回溯1月6日至19日桃醫感染事件出院病患及其同住者、陪病者及其同住者與案889就醫時之相關接觸者人數較多,預估匡列人數可能會持續增加。
全球武漢肺炎確診今天突破1億人,死亡達215萬人,指揮中心因應部桃武漢肺炎群聚感染事件,陸續啟動防疫相關作為,包括在桃醫建立前進指揮所、啟動部桃專案、擴大回溯醫院相關接觸者居家隔離等措施。圖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急診中心及篩檢站。(李忠衛攝影)
CJ/李忠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