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不完!綠鬣蜥肆虐 半個台灣已淪陷
SOT部分 (請注意與影片內容一致)
標一:綠鬣蜥繁衍迅速 民眾自救抓不完
Bite許先生 現在會跑出來外面,啊會越打越裡面
穿過樹林,仔細尋找,身上的防護裝備缺一不可,因為這次的目標是牠
NS那裡那裡,有沒有看到,那裡有沒有
綠色外觀與樹叢融為一體,一聽到人們的交談聲,立刻保持警戒,牠就是外來種綠鬣蜥,過去從國外引進當寵物,如今卻在野外到處亂竄。
Stand綠鬣蜥肆虐的狀況到底多嚴重呢?今天記者就跟著捕捉民眾來到嘉義縣八掌溪畔旁,因為這邊有樹叢有水源,所以非常適合他們生存。
瞄準目標,帶隊的民眾手拉彈弓,射出綁線的魚鏢,經過幾次嘗試後終於正中目標,大家再合力將綠鬣蜥拉下後抓住。
記者 為什麼要蓋眼睛
Bite許先生:牠沒看到路,牠不會亂跑,就不會一次就跑掉了
Stand記者手上這兩隻綠鬣蜥左邊是母的,右邊是公的,那公的最長可以長到兩公尺,記者身高一百六十公分,牠已經快要跟記者一樣高了。
短短幾小時的功夫,光是在同一棵樹上就抓了六隻,數量相當驚人。
來自中南美洲的綠鬣蜥,過去曾經因為電影侏羅紀公園而掀起一陣飼養風潮,但隨著綠鬣蜥體型越長越大,飼主的新鮮感也逐漸退去,並將他們往野外亂丟。
捕捉民眾 許先生:他們是一個族群一個族群,啊他們是靠近在這邊生活,如果假設我們現在沒處理的話,以後牠慢慢蔓延到堤防,甚至到社區
標二:幾乎無天敵 半個台灣已淪陷
綠鬣蜥以樹葉、蔬果為主食,幼體有時也會吃昆蟲,不只在台灣沒有天敵,繁殖能力更是驚人,雌蜥平均每次可以產四十到五十顆卵,使得族群數量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除了會壓縮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吃掉農民辛苦栽種的作物,甚至還會在土堤及河岸挖洞,影響水利安全。
捕捉民眾簡先生:我們看到那些綠鬣蜥都氾濫的很嚴重,我們自己就自發性地過來捕抓,牠這個對農民的危害造成蠻嚴重的。
根據學者調查,台灣野生綠鬣蜥主要分佈地區包括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甚至連台中、台東都有綠鬣蜥的蹤跡,尤其高屏地區的農損災情最為嚴重,而嘉義地區則是因為地形複雜,捕捉難度最高。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宣汶:純粹就嘉義這邊的狀況來看,雖然說不到很容易移除的案子,但是相較於我們說屏東跟高雄的狀況來看,嘉義目前來說還算不是那麼的失控。
標三:民眾自行捕捉 可能促使族群擴散
為了減少他們的數量,民眾時常自發性的捕捉綠鬣蜥,儘管這個舉動立意良善,但學者也指出,民眾自行捕捉綠鬣蜥,反而可能加速牠們向外擴張。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宣汶:他移除一隻,他可能驚嚇到很多隻,那這些被他驚嚇的個體,牠就會四處逃竄,那有時候反而讓牠的分布的範圍就更大,早在二零一四年,嘉義縣政府農業處就曾推出全台首例的綠鬣蜥獵捕賞金計畫,但民眾捕捉的體型大多偏小,學者也憂心,民眾自行捕捉會促進擴散,所以在二零一九年改由委託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進行捕捉,今年截至十一月,總共抓到一千五百四十九隻,其中就有三到四成的成年雌蜥,更能有效抑制族群成長。
而行政院在今年8月公告將綠鬣蜥納入有害環境外來物種,民眾不得自行繁殖,要飼養也必須在同年九月至十一月期限內,向主管機關登記,否則將可處新臺幣一至五萬元的罰鍰,未登記的個體也會被沒收。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畜產保育科長 石蕙菱: 我們這邊是,比較會採的是民眾檢舉的這個制度啦,如果民眾有聽到說哪裡有綠鬣蜥,那我們會去查一下有沒有向我們縣政府作登記,如果沒有的話,那我們就會去做相關後續的處理。
綠鬣蜥在中南美洲是蛋白質的補充來源之一,具有豐富膠質,不少民眾提議要靠吃來解決綠鬣蜥肆虐問題,不只在網路上大方分享食譜,還拍攝烹煮過程,但綠鬣蜥真的適合吃下肚嗎?專家可不這麼認為。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宣汶:吻肛長大概超過二十公分以上的蜥蜴(綠鬣蜥),幾乎百分之九十九,腸胃道裡面都有很大量的寄生蟲,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這個蟲,那就代表說在牠的環境裡面,其實有一定的這個,感染的這些風險。
綠鬣蜥防治是一場長期抗戰,不只中央地方政府需要團結一心,攜手阻擋小酷斯拉大舉犯台,民眾的配合度也是一大關鍵。
採訪撰稿 蔡沛芸
攝影剪輯 黃祝賢儒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