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貧窮的雲林 食物銀行成弱勢者後盾
SOT部分 (請注意與影片內容一致)
NS 志工將物資拿給領取續食者洪奶奶的過程
標一:食物不再浪費 幫助給飢餓人口
OS 腳踏車載著泡麵、罐頭,阿嬤每個月固定會來到雲林縣的沐馨食物銀行,志工每日整理企業提供的即期品或賣不完的商品,歸類完成後再發放給需要的民眾,賦予食物第二次價值。
Bite 領取續食者 洪奶奶:我們一家三口,我老先生將近八十歲重度的中風十五年。
Bite 沐馨服務協會主任 林家慧:食物銀行它是有進有出,所以變成是一種代替所有宮廟,願意捐贈的宮廟,做那個分類(食物)處理的方式。
Bite 食物銀行協會秘書長 林孟偉:因為它不確定是不是能夠做使用,所以過程中食物銀行角色,間接扮演一個幫你去檢查這些食物,然後怎麼樣轉送合適的人手上。
標二:食物銀行在地化 如何在台灣經營
OS 志工每日會整理收到的物資,分裝好後發送給學校、獨居老人與其他弱勢族群,致力於減少雲林縣的飢餓人口。
Bite 沐馨服務協會主任 林家慧:我們所謂食物,有包括那個實體的,就是不一定是吃的,
包括二手的衣服或是玩具,還有嬰兒用品之類的。
Bite 沐馨食物協會志工 林明瑤:食物銀行物資的來源,除了平常很多的善事企業家不定時捐贈之外,各大廟宇都會把這個物資轉贈物資給我們。
標三:在經營過程中 勇敢面對挑戰
OS 沐馨食物銀行是雲林縣第一間實體店面食物銀行,有著愛心企業的捐贈及民間的響應,沐馨食物銀行的物資豐富,並服務各族群,可說是相當有規模,但創辦初期卻是困難重重。
Bite 食物行協會秘書長 林孟偉:怎麼去幫它做配理,它的食物需求這件事情,它都需要有場地 專業人力,所以在初期內開辦的時候,其實在資源上就遇到很大的困難。
Bite 沐馨服務協會主任 林家慧:雲林縣就只能一家,我們是民間團體算是第一家,所以有人事費的補助算已經很不錯了,因為雲林縣也算是一個很窮很窮的縣政府。
OS 雖有人事費用的補助,但志工認為成效不彰,缺少資金或其他成本的補助,經營食物銀行仍有困難。
Bite 沐馨食物協會志工 林明瑤:你補一個人事費用,甚麼東西都沒有,你要自己募,那個人事費你就算要去買,你也不夠去買,不要說我們有沒有薪水無所謂,你一個月一個人事費,你要買什麼?
標四:人與食物分享愛 互相傳遞溫暖
OS 吃飽是人類基本的生存條件,食物銀行的服務減輕了弱勢族群的負擔,同時也減緩了食物浪費及飢餓人口的社會議題。
Bite 食物行協會秘書長 林孟偉:設立整個實體食物銀行時候,我們就遇到非常多有趣的狀況就是,很多服務類像他可能第一次看到這種新式的服務,他會覺得非常的特別。
Bite 沐馨食物協會志工 林明瑤:他們本身就很有心,那就像我們剛那個回收的阿姨,其實她都很客氣,她都跟你說沒關係 ,有就好、有就好,她也不會去跟你說我要這個、我要那個。
標五:食物持續浪費中 無法律規範
OS 食物銀行在台灣已行之有年,但相關規定仍無法律規範,導致各縣市食物銀行各自運作,沒有統一標準,並且目前只有符合資格的民眾能領取物資,需要幫助的民眾卻因條件不符被阻擋,因此,與食物銀行相關的規範設立還有待討論。
Bite 食物行協會秘書長 林孟偉:提說可能要一個法規制定一下,其實是必較困難的,因為就如同我先前所說的,它的服務範圍太多元化了,那個過程你很難是用一種方式去做一個規範。
Bite 三光里里長 黃順昌:是有一些法令跟規定的問題是蠻多的,因為他們沒有資格上、可能不符合,可是真正實際需要幫忙是蠻多的。
OS 每份食物都是一份善意,在糧食被大量浪費的同時,食物銀行正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沐馨服務協會主任說:「寧願錯花99個人,也不願放棄一個可能會自殺的人」,協會將秉持著這份堅持,達成零飢餓人口的目標。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