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臺灣 教育最前線
【記者/傅儀文、林家瑜、陳昱茹、陳御恆、黃弘傑 採訪報導】全球疫情肆虐,帶來許多衝擊也帶給後時代的我們許多的改變,為了避免過多的接觸,因應教育不停擺的情況下,政府、學校開始實施遠距教學,但延伸的問題是城鄉差距和數位落差,甚至也有家長開始擔心資訊化大提升的時代,小朋友是否會過度使用網路造成成癮,數位教學的影響會持續擴散,而如何在兩者間取得一個新的平衡點,值得我們一同思考。本新聞專題從臺灣南部為焦點,採訪臺南國民小學教育工作者,瞭解在疫情期間臺灣南部師生如何因應「停課不停學」的政策,讓學生繼續在家遠距學習,化「危機為教育的轉機」,為台灣的數位落差與教育永續發展,做出具體貢獻。
▲因應新冠狀疫情延燒全球,帶給全世界許多衝擊,各校紛紛進行應變措施,如門口會進行管制,進校門口需量體溫,噴灑酒精等。
▲有學生因改成線上教學提高對學習的熱忱,主動去學習其他資訊知能,這是在傳統教學上較難看到的現象。
城鄉差距是教育界持續關心的一項議題,偏鄉小學大多學童都是隔代教養,資訊能力及設備上相較於市區小學的學童較有落差。
如何讓教學媒材更友善的整合,讓教學效果及互動性呈現的更好,這值得我們繼續探討的教育議題。
▲學校就有針對線上課程,進行老師的培訓及教導學生的使用,讓學生回到家中能配合資訊課程使用通話軟體與老師上課。
▲臺南市新課綱辦公室 陳思瑀執行秘書認為,對於小朋友而言,不管是家庭還是教育,都是需要老師及家長陪伴。
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知道思考,受到鼓勵,讓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或許才能把這些資訊工具,發揮到它最大的成效。
▲臺南麻豆國小_王誌鴻校長
在學生及教師兩者分為質與量進行探討,量—遠距教學實際使用率比例提高許多,質—教學品質上,透過線上學習,
學生的學習效果及老師的教學品質,遠距教學與傳統教學品質上的落差,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各界有不同的看法。
▲臺南麻豆國小_張學望教務主任
在實施遠距教學時,遇到的挑戰就是低年級的學生,不會使用電腦,他們可能連鍵盤都不太熟悉,所以讓他們直接使用自學是相當困難的。
▲針對線上學習資訊大提升,深怕小朋友們會在大量使用網路等教育資源後,會「網路成癮」,
臺南港尾國小王定國主任表示,這(學生是否會「網路成癮」)跟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學校、老師只是個協助者,最重要的是希望家庭教育,且學生自己的想法。
▲臺南樹林國小_楊易霖老師
應對新冠狀病毒的爆發,各校老師,最擔心的是停課後,孩子們教學進度。
▲臺南麻豆國小資源班_李冠瑩老師
翻轉教育,學習成效大不同,針對學習能力比較緩慢的特殊教育生來說,資訊教育本身就不是優先考量,更希望透過親子共學的方式來學習。
▲康軒出版社業務 楊堡弘表示,康軒開發電子書持續多年,都有提供老師與課程做搭配,
因應這次疫情的教育部政策, 推動停課不停學,讓校方能利用線上教學媒材與學生作互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資訊越來越發達,我們是否真的有拿節省下來的詩間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自我探索外,對於國小生來說,互動、陪伴反而相對重要。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