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整齊的排列著,十餘棟的土角厝延山勢地形興建,這裡是位於南港畚箕湖山的余家古厝。是台北市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埆厝三合院古村落。
余家古厝住戶:「建出來的時候是日據時代。就是我們余家祖先,過來的時候有兩個兄弟。兩個兄弟一個就是,一起來在隔壁,就是用那個石頭跟那個泥巴,做成泥巴磚塊,建築起來。第一個看到台北市那個湖,那個種地瓜,不會生、不活。我們的祖先就是要想,有個吃的很容易,所以說在這個山上定居下來。」
清光緒十一年 先人自福建安溪來台,引入種植茶樹,並積極改良,使南港成為台灣包種茶的發源地。
余家古厝住戶:「你如果茶葉,還沒有曬乾(還未製作完成),沒有弄乾可以賣的時候,就可以有人來到這裡跟你買走。買走那是比較好的時機,再過一陣子,挑一個小擔子用火車載到台北車站。然後用走路,再挑到大稻埕那裏,有那個華泰現在還有,茶商在那裏收購,要多少錢這樣子收購。」
不僅賣茶的路途遙遠,製茶的工序更是繁複。從採茶、日光萎凋、室內萎凋、炒菁、揉捻、到乾燥、培火,無一處不用心。而民眾的茶葉製作DIY體驗,也要耗時將近24個小時。
舊庄還有個舊名,叫做「瑙寮」,瑙是指樟腦,日治時期,南港、深坑、石碇一帶遍植樟腦樹,用來提煉樟腦,和飛機的機油。而這一顆樹圍285公分,高約12公尺的老樟樹,已經守護了這裡200多年,也見證了古早南港山區的樟腦林
從前這裡出產了大量的茶葉、樟腦和煤礦。而今日,古厝聚落,榮景不再,可桂花冬蜜和紅淡比蜜的清甜依舊、南港包種茶的香氣如故,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土埆厝和茶園,如同野外歷史博物館般,展現著早前的茶村風光
公民記者許稚岭 台北採訪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