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小美」因不適應學校生活和人際關係陷入憂鬱,她心情不好時就拔頭髮,學校將她轉介到以琳少年學園就讀。1年下來,她找回活潑的本性,常常在以琳搞笑、走台步,萬聖節還扮成日本動畫《神隱少女》的角色「無臉男」,從捷運站走到以琳來上課,把社工們逗得尖叫笑成一團。她在以琳完成國中學業,在以琳的畢業典禮哽咽感謝社工給她幫助和陪伴:「我沒有想到我可以走出我那糟糕的生活......最愛你們!」
小美原本就讀國中體育班,訓練上有許多壓力、挫折,在學校也有人際問題,進而拒學,去年由學校轉介到以琳,社工花了許多時間和小美建立關係,讓她了解社工在意她、願意陪伴她一起度過所經歷的困難。經過朝夕相處,小美也開始接納信任社工,喜歡到以琳上課,他們發現小美本性非常活潑外向,漸漸地她的笑容越來越多,頭髮也慢慢長出來,開始綁頭髮打扮自己,也不戴帽子了。
社工們戲稱,有時候小美很「愛現」,把以琳的走廊當作伸展台走台步,萬聖節當天,小美還扮成「無臉男」,從捷運站走到以琳,大家尖叫笑成一團。在以琳中介教育的畢業典禮上,小美眼眶泛淚說完畢業感言,向大家深深一鞠躬;眾人更感動的是,小美將繼續升學穿上高中制服、回到體制教育內,繼續就讀公立高中體育班,他們都祝福、鼓勵她,希望她以後穩定上學有美好的學習生活。
台灣社會近年面對高度變遷,有憂鬱、焦慮、注意力不足或過動、人際情緒障礙等等的高關懷少年面對的議題更多而複雜,他們在群體中若無法建立良好的人群互動關係,容易產生退縮或是敵對態度,加上若在課業學習上受挫,很容易離開學校。以琳少年學園致力服務弱勢家庭、高關懷兒童少年至今18年,以耶穌基督的愛陪伴他們成長為宗旨,並連結政府、社會、企業及專業資源投入,挽回並扶正兒童、少年偏差思想行為,因為以琳相信每一個青少年、兒童都是上帝眼中最寶貴的兒女,都值得被愛、被尋回。
以琳少年學園指出,高關懷的孩子多數來自單親家庭,甚至有一半是高風險脆弱家庭,許多人願意幫助弱勢兒童,但孩子會長大、到了青春期變得叛逆;而青少年議題又是被大眾所忽略漠視的,因此相關服務機構募款也比較困難,今年又受到疫情影響,募款更是艱鉅。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擔憂弱勢者遇到困難,透過家人傳遞消息到基金會,由副執行長蕭巧怡在第一時間,了解需求、提供幫助。以琳執行長邱銘國表示,感謝魏應充先生和基金會主動關心、伸出援手捐出30萬元,難得的是不需要他們提案或審查資料,對他們來說是及時雨、倍感溫馨。
以琳少年學園呼籲,帶刺的孩子們需要更多友善的眼光和鼓勵,給予接納與學習機會,若放大檢視他們的負向行為,只會將他們推向更負面的環境,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希望撫慰這些心中的破碎、成長的傷痛,並重建失去的自信,進而回歸生活常軌(就學或就業)。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