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謝炳金 謝洧銘珍藏館 留住台灣木雕人才

2020/06/05 11:10
2,22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李秉豪、但慶淮/苗栗縣報導】創立「謝炳金 謝洧銘珍藏館」的謝洧銘,店內有兩千多件木雕作品,除了保留台灣的木雕傳統工藝,也留下了許多台灣國寶級的木雕師傅,更培育了新一代木雕人才。

木雕產業辛苦難熬 謝洧銘仍堅持不妥協

說到三義,最著名的莫過於是木雕產業,謝炳金謝洧銘珍藏館的創辦人謝洧銘,回憶起小時候說:「我從小生長在三義,一條巷子裡有二、三十戶人家,有近八成家裡都是從事木雕產業。」謝洧銘也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下,從小耳濡目染,培養出聞木味、看木紋的技能,也對木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正是因為他的爸爸謝炳金也是從事木雕業,深知這行業的辛苦也擔心木雕產業的沒落,反而不希望謝洧銘踏入這個行業。家中排行老大的他,下面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只有他對木雕特別感興趣。

但是,為了以後有份穩定的工作,他便聽家人的話高中就讀仁德護理科,後來因緣際會下轉科系到了復健科,但他坦言:「其實醫療不是我的興趣,是家裡不希望我做木雕這個行業,也認為木雕是夕陽產業。」當時不僅家裡反對他踏入木雕業,連謝洧銘同學的爸爸,也勸他繼續在醫院工作,不要回來做木雕。

但是這些都不能澆熄謝洧銘想投身木雕業的熱情,他不顧一切,過程中也因為父母的反對而不敢向他們借錢。「當時和兄弟姊妹集資了三萬塊,從大陸進口樟木關公,一間店只有三尊關公開始賣到現在。」謝洧銘笑著說。當時他的父母親認為,只要孩子開店沒有成功,就會乖乖回醫院上班,沒想到謝洧銘一路堅持到現在,直到今日,在三義有兩間珍藏館及展示工廠。

照片

謝炳金謝洧銘珍藏館創辦人謝洧銘。攝影/李秉豪

多年來如一 堅持自己設計

儘管和許多木雕師傅配合,但謝洧銘仍堅持每件作品自己設計、 若是師傅雕刻完的作品,他也會親自修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在第一線的他,了解顧客想到的是什麼,這樣不僅能設計出顧客滿意的作品,也能確保不浪費任何珍貴的木材。

謝洧銘說:「設計在於巧思,朽木也能展現風華。」在其珍藏館中就有不少樹瘤的作品,當他在介紹每件作品時,都能說出其背後的故事,以及背後代表的意義。一塊朽木,一經他巧手設計,便能散發最大的光芒,這也是他在三義木雕圈保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父子兩人首開先河,提供平台,設計創新且創意的作品,並且和木雕師合作,成立珍藏館,營造地方產業的新氣象,傳承木雕藝術的文化資產,持續為木雕奉獻的他,在三義高中成立木雕班,希望讓傳統技藝在新一代持續傳承下去。

受貴人幫助 飲水思源回饋警界

提到創業到現在心路歷程,謝洧銘說:「老天爺對我很好,在創業的過程蠻順遂的,還有一群貴人願意支持我。」他所提到的貴人,正是國道的公路警察,因為在醫院服務的關係,結識了國道警察,變成好友,而他們也成為謝洧銘最大貴人。

因為剛開始創業沒有客人,店裡只有三尊關公像,因為警察拜關公,他們便向謝洧銘購買,往後有警察同仁新居落成、結婚、升官,也都固定向他買作品,也因為這些警察的幫助,才有今天如此規模的珍藏館,從原本的三尊關公到現在一間店有兩千多件作品。而謝洧銘也飲水思源,投身警界加入警友會,藉此回饋警界同仁。

照片

彌勒佛木雕。攝影/李秉豪

尋找自己的定位 不斷學習新事物

被問到要如何在競爭激烈的三義木雕街生存,謝洧銘說:「想法及經營模式最重要。」早期的木雕師傅雕刻觀音,都做得很矮胖,不太符合投頭身的比例,於是他便改良了這點,將觀音像的比例拉長。「我們一直不斷地在改變,在了解客人要的是什麼」他說。

另外他也提到最重要的一點 — — 「學習」。謝洧銘堅定的說:「我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他也提到當時在醫院半工半讀,除了西醫之外,還另外自己去學了中醫醫療,雖然明白自己未來不會從事相關行業,還是堅持學習新的事物。

謝洧銘說:「我認為人生有三個方向的學習:旅行、讀書、與人交談。」在工作的過程中,他也結識了許多好友,和不同客群交談的經驗,也能帶給他創作的靈感,被問到如果沒有靈感時該怎麼辦,他說:「面對沒有靈感時,也不用刻意要做出什麼,那樣是暴殄天物。」一塊好的木頭,需要好的雕刻師傅,也需要好的設計師,才能發揮綻放最耀眼的光芒。

一直到現在他還是會為自己規劃課程並訂定目標,「我每一年都給自己設定不同的學習,我都一直在不同領域的學習當中去精進自己。」他說。充分實踐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現在正在學習盆栽藝術的謝洧銘,也因為學習的不同領域的事物,對於木雕的創作,也有了更多靈感。他笑說:「因為不管是盆栽還是木雕,這些都是美的事物,能夠和藝術融合。」

被問到因為武漢肺炎疫情的關係,在生意上是否受到影響,他說:「這次的疫情其實在我們來講是沒有太大影響,反而是成長,因為我們涉獵的角度跟別人不一樣,我們的定位也和別人不同。」也因為經過醫療單位的洗禮,對生與死的看法和一般人不同,創作出的作品也會不同。謝炳金謝洧銘珍藏館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在於,客群主要是金字塔頂端的企業,他們大多需要值得收藏的藝術品,也應證了謝洧銘說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照片

黑熊木雕。攝影/李秉豪

大陸發展快速 台灣木雕將如何自保?

面對大陸人才輩出,發展快速,台灣的木雕業該如何自保,他表示,台灣是一個寶島,我們有的紅檜、檜木、肖楠、牛樟⋯⋯等木材,大陸都沒有,這是老天爺給台灣最好的寶藏,大陸沒有辦法取代,也不能取代,因為,雕工可以複製,但材料卻沒辦法複製。

他也提到,台灣所擁有的除了珍貴的資源,還有不可取代的文化藝術涵養,這是大陸無法模仿的。只要記得,永遠都要明白自己的定位,不要盲目地追隨他人的腳步,就不會被淘汰。

想投身木雕產業 謝洧銘只說一句話

對於現在想投身木雕業的年輕人,謝洧銘有什麼話想說?他只說了一句話:「要先能夠放下手機。」雕刻一件作品需要百分之百的專注,他自己在雕刻時甚至廢寢忘食,直到做到可以銜接下個階段時,才肯休息,這是他自己的堅持,也是對作品品質的要求。如果因為社群軟體而分心,再回去雕刻時,便會有銜接不上的問題,因此他認為,能夠放下手機,專注地完成一件事才是最重要的。這不僅僅是在木雕行業,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作品集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yqmmUu19j8ZsqVqtodM6f45Unu6QXsIHC5aGuqawvbE/edit#slide=id.p

謝炳金謝洧銘珍藏館作品。攝影/李秉豪

採訪側記

木雕對一般人來說是較少接觸的藝術品,木雕的歷史和雕工較不那麼廣為人知,希望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對木雕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透過訪問謝洧銘先生,讓我們知道台灣的傳統木雕文化是如此得來不易,培育新一代的木雕人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願台灣的木雕文化能夠深遠的流傳下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