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0:00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NS:街聲
標一:市場供需法則 交友軟體出世
OS:大眾出社會後,很難認識到不同族群的朋友,根據市場需求,交友軟體便橫空出世。
政大社會學助理教授 姜以琳:「市場供需的理論來看的話,那就是你供需不平, 你需要有交友,你有這個交友的需求,或者是你有婚配的需求,那麼你現在身處的環境,沒有辦法提供你這個需求,因此就會有這些交友軟體,或是其他的方式 ,來讓這群人的需求得到滿足。」
標二:網路交友重外表 恐加深刻板印象
OS:大多數的交友軟體大都是靠照片來吸引其他用戶,但當大眾都以外表來當標準時,可能會加深人的商品化以及性別刻板印象。
政大社會學助理教授 姜以琳:「我們現在常常說,每一個人都要以他,要看一個人的個體 就是要看他全面,他是甚麼樣的人,不要只從第一見面一張照片去看他,但是交友軟體,它就是靠那張照片來吸引你,所以這其實跟我們現在台灣社會,尤其是年輕人在要求的 性別平等、要有性別平權、性別自主、要有多元的性別的聲音,其實是有一些背道而馳 。」
標三:交友軟體雖方便 但仍應適度使用
OS:在使用交友軟體拓展交友圈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能被交友軟體給限制,進而忽略了現實中的人際互動。
社群平台營運長 王俊凱:「不要就是投入太多的一個時間在上面,免得就是在自己的本身的現實的一個生活圈,它就會慢慢產生一個疏離感。」
標四:交友軟體隱憂多 勿忽略生活交際
交友軟體雖有趣,但大眾也不能太沈迷,忘了生活中的人際互動。
記者 陳培鈞 冼澤賢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