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海浪與海風聲音
標一:親水政策未落實 訴求水域解嚴
OS:這是新竹的星月沙灣,台灣少數開放的休憩活動海域之一,儘管政府在2019 年,提出水域活動範圍應採「原則開放,例外禁止」的立法原則,目前台灣許多的水域,仍然需要經過申請才能進行水域活動。一群熱愛水域活動者,為此組成台灣開放水域聯盟,喊出「水域解嚴,還我海洋國家」的口號,並提出地方政府未落實中央親水政策的問題。
獨木舟教練李元治:「跟中央跟地方都一直反應,但實際上就是有點像鬼打牆,就是我們請這個中央出來解釋,他有解釋了,但是他,我們要請他指正這個地方性這個政府的時候,他會說尊重縣市政府的這個決定。」
標二:申請複雜難行 民團盼單一窗口
OS:台灣作為一個海洋國家,民眾想要親水、戲水卻不容易,儘管中央態度改變,但地方政府作為仍未更加開放,申請下水的辦法仍舊複雜。 開放水域聯盟對此提出「自由下水、自由航行、自負其責,不礙他人、不損公益,單一窗口」的六項訴求。
在台灣,想要登山,可以透過網路,向內政部營建署登記申請,但想要下水活動,可能要向水利會、觀光局、公園處,甚至是台灣電力公司申請,缺乏統一的制度,使得民眾申請水域活動困難重重。
水域活動愛好者李岳軒:「希望政府有單一窗口,讓大家申請下水,因為像現在你們如果去爬山,爬山的話非常簡化,就是你去申請去爬山,都可以找到全台灣就是只有一個入口的窗口,去向他申請。但是水域不一樣,台灣的水域管的單位一大堆。」
獨木舟教練李元治:「我們覺得有一些水域做申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那只是增加這個民眾的麻煩,跟這個主管機關的這個行政作業量而已。」
標三:開放水域難推 居民反對擔憂風險
OS:此外,想要新增開放水域,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李岳軒提到,台北的碧湖、大湖因為鄰近都市、交通方便,且水面平靜,是相當適合從事水域活動的場合,然而以碧湖來說,想要下水,就必須先面對當地里民的激烈反對。
(畫面來源開水聯盟)
那全部不要開車嘛
現在你要怎麼樣都可以,你就不要給我們下這個湖去玩
為什麼,這個湖是台北市政府的
湖濱里里長陳尤雪:「然後安全,最主要你要下船的時候,那些那個岸啊什麼,要有這樣(安全)措施嘛對不對 ,我們都沒有啊。」
標四:安全考量禁遊水 應理解學習共存
OS:面對水域活動,許多人都對安全產生疑慮,而安全也成為相關活動及空間被限縮的原因之一。
水域活動愛好者顧志娟:「水上活動的規定本來就應該要撤除,就像今天我們大部分的山都已經開放,其實過去不開放可能有很多考量,但是我覺得不能因為危險就不開放,我覺得應該要有更多的教育,就像我剛才說,其實這都是種能力的培養。」
海科大助理教授方凱弘:「我們的管理其實就是禁止,那我們在禁止的這個狀況之下,其實我們一直不懂得如何去運用它,那這樣子其實才是最危險的。」
OS: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也有著豐富的淡水資源,但因為過去對於水的恐懼,許多地方的水域空間被嚴格限制,剝奪民眾親近水域的權利與能力,唯有落實政策,推動教育,台灣人才可能真正的與海共存。
記者 許若茵 陳奕安 採訪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