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生活 結合工藝及書香的複合書店
【記者陳明萱、吳怡節/台北市報導】「河邊生活」有各式各樣珍貴的台灣生活工藝品及相關書籍,創辦人陳明輝希望來到這邊的客人可以真正認識台灣的工藝文化,看見製作過程並理解其所要傳達的理念,將工藝之美重新拾回我們的生活。
結合工藝與書籍 使在地工藝品不再缺乏舞台
河邊生活創辦人陳明輝曾任職於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期投入文化事業的他也有許多工藝師朋友,平時除了購買他們的作品也會相互交流,「其實我們一起開發了很多很棒的工藝品卻沒有地方可以銷售,所以我才會想要創辦這樣的空間。」陳明輝表示因看見了當時台灣本土工藝品通路端嚴重不足的問題,才促使他在二〇〇八年創辦河邊生活,希望人們來到這邊能更加認識台灣工藝文化,讓好的工藝品繼續發光發熱。
陳明輝因本土工藝品缺乏舞台而創辦河邊生活。 攝影/陳明萱
河邊生活歷經了三次搬遷,第一代位於台北市溫州街,起初陳明輝的想法很單纯,只是想建立一個販賣工藝品的窗口,讓這些好的工藝品有機會被人們看見。有礙於資金不足只能租下一個兩坪的小店面,他選擇以「博物館導覽」的模式為顧客一一介紹各種工藝品,因為這是一種很有效的行銷方式,先讓客人了解不同作品所隱含的文化故事,同時也才更有機會讓它們被買回去。
為了有更充足的空間,河邊生活在二〇一一年搬遷至潮州街並以咖啡館形式經營,「工藝學習需要靠更有深度的知識去輔助,其中文化、知識、技術這三大要素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資訊大多都在書中所以我們才會加入書店的形式。」陳明輝提到書在工藝傳承的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於是第二代開始引進少量文化及工藝類的書籍,同時設立了奉茶制度,希望用一杯茶的時間,不只讓客人停留更久去閱讀、去欣賞工藝之美,也透過對話交流與他們建立好關係。
目前第三代的店面位於新生南路上一棟三層樓的老屋,二〇一六年至今,因有了更大的空間,所以書籍的選擇也比過去更加廣泛,從藍染、漆藝一直到針織,工藝類書籍的選擇越發多元,另外還新增了一些文史哲領域的書籍。這時的河邊生活正式成為了集結台灣工藝品及書籍的複合式書店,同時也不定期舉辦展覽及體驗課程,陳明輝希望讓人們從閱讀及體驗中瞭解本土工藝的珍貴之處,並學會主動關注台灣工藝文化。
店內擺放的工藝品多是由台灣本土工藝師創作。 攝影/陳明萱
書籍獨立出版 從閱讀認識台灣工藝文化
即使店內工藝品佔的比重較高,但有一小塊空間還是擺放著不少書籍,因為書對於河邊生活依舊是必備的元素,一位員工表示:「在工藝相關的書裡其實藏有很多知識,可以更詳細的解釋文化背景也能看到很多以前真實的畫面,因為這些都是各方面工藝專家以自己親身的經歷所創作的書籍。」她提到很多客人常常不能理解為什麼工藝品要賣那麼貴?但透過閱讀就可以用更接近的視角去看待文化意涵,同時獲取更深層的工藝知識。
河邊生活販賣的多以獨立出版的工藝類書籍為主,一般都只會發行五百到一千本,甚至只有長期處於工藝圈的人才會知道,比如《台灣工藝》、《部落書寫體》、《山中祖靈線》等等都是店裡非常暢銷的書籍,內容充滿了豐富的台灣工藝文化故事。其中《台灣工藝》這本書是由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在一九五二年所著,內容包括了帽蓆、染織、漆工藝等領域的產業變遷,陳明輝提到這是台灣工藝界裡非常重要的一個寶典,為過去台灣民間工藝發展留下了非常珍貴的資料,許多顧客也是特別為了這本書而造訪河邊生活。
在二〇一五年《台灣工藝》重整內容出版時,河邊生活也特別舉辦了書籍分享會,邀請相關學者前來交流,從選書到舉辦藝文活動,他們精心篩選並融合各種素材,也遵循顏水龍先生提出的「常民美學」概念,就是希望讓大家能從書中看見工藝品背後所隱含的技術、文化、美學等故事,河邊生活認為要先認識台灣的工藝文化,才能真正認同這些工藝品的價值。
工藝類書籍多是獨立出版且印刷量少。 攝影/陳明萱
突破斷層 延續台灣工藝文化從教育開始
「我們不是看現在而是看十年後,長大之後再推廣就來不急了!」陳明輝說。不只是自家的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河邊生活也花了許多心力與國中小老師合作,希望將工藝相關課程及早推進課堂,不只是社團更需要設立專業課,除了透過眼睛閱讀,孩子實際動手的過程中可以自由摸索各種文化的特別之處,同時建立自信心並增加穩定性,這就是為什麼課堂上不能缺少工藝,陳明輝認為工藝的教育必須從小開始,如此一來年輕的一代即使未來不做工藝師,卻也有可能成為消費者,最重要的是這個文化正在持續流傳著。
工藝品只是一個形式上的產品,最有價值的在於文化的理念及工藝師的心血,「人們表態支持並鼓勵完後就離開了,或許那是我們的努力還不夠。」陳明輝說大多數客人來到這邊只是聽聽故事、隨意看看,這樣就像是人們只會去認同一個社會形象,並不是真正認同到心裡,讓客人以購買達到認同才是河邊生活的終極目標。
店內擺設許多充滿台灣文化的文藝產品。 攝影/吳怡節
積極互動交流 讓工藝之美回到人們的生活
從起初的零售通路,走到集結工藝品與書籍的複合式書店,河邊生活逐漸成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場域,陳明輝相信體驗服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常常有許多人來了又嫌貴,但這其實是因為心裡還沒有完全認同工藝品的價值,「我們不會正面回應價格的問題,而是透過說故事來讓他們對工藝文化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讓顧客先看到價格還是價值完全取決於銷售方怎麼做」他說。
對於河邊生活來說,書店是一個文化性的知識結點,他們不單單是賣書,也為台灣本土工藝品提供了舞台,讓人們看見每樣工藝品都是手作且獨一無二的。陳明輝相信除了閱讀及展覽,同時也要展現最真誠的交流,讓客人有更深度的親身體驗、了解每樣工藝品的獨特性,而不是單純因為商品好看而購買,「讓工藝之美回到人們的生活」是河邊生活最大的目標,也是他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八八風災後工藝師教導災區婦女創作的陶瓷筷架。 攝影/陳明萱
採訪側記
採訪過後稍微思考了一下,我們一般的確都只看事情的表面,可能因為工藝品的價位高或是標榜某大師製作而覺得價值連城,但就如創辦人陳明輝先生所言,透過動手體驗、實品觀摩一直到從書上獲取更深層的知識,唯有人們願意去認識其背後所蘊含的故事,才能真正落實文化傳承的意義。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