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怡璇、林倩雯/臺南市報導】台南仕安社區以在地農民種植的稻米並推廣友善農法耕作,創立社區品牌仕安米。仕安社區裡還有多項服務,像是義診、老人共餐等等,都是理事長廖育諒結合居民一步步發展成的,仕安社區在二〇一八年獲得金牌農村銀牌獎,廖育諒希望在這裡的居民能舒適生活。
仕安社區理事長廖育諒打造和善共好的社區。攝影 /林怡璇
廖育諒 留在仕安社區的機緣
四十七歲的廖育諒做空調行起家,現在孩子漸漸接手他的工作後,他也能把心思放在社區,因為從小在仕安社區成長,以後要在這裡養老,也希望這裡是能夠互相照顧的社區,廖育諒回到社區後開始社區營造,看見仕安社區居民老人居多,年輕人都在外工作,有隔代教養的問題,還有社區老房子需要維護等等。因此廖育諒基於這些問題,希望能創立社區合作社,協助社區的經營,讓社區居民生活在這裡能夠舒適安心。
在創立合作社前,光靠他的經費是不夠的,所以請了他的廠商朋友們來幫忙捐款,社區的人也會以一個月五百,一千不等的金額捐款,有了社區居民的捐獻加上政府的補助下成立了合作社,運用合作社創立屬於社區的經濟體,也因為種植稻米是居民一直以來的經濟基礎,合作社負責販賣米以及管理合作的農民,提供資材給農民,所有的烘乾步驟,碾米都代工,接著再賣,找到穩定的運作方式。廖育諒希望販賣米有收入後,再回饋社區,不僅能和社區居民共同完成社區經濟的理想,也能讓社區提供更多妥善的照顧。
仕安社區的耕種稻子的農地。 攝影 /林怡璇
廖育諒堅持 打造自己社區的碾米廠
仕安社區大部分的農民都種植稻米,社區沒有自己的碾米廠,農業會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每逢大雨,農民都會在同一時間收割,造成稻子量龐大,然而社區的居民就需要把收割的稻子載到各處碾米廠烘乾。加上運輸費很貴,不同碾米廠所烘乾的稻子品質會參差不齊,廖育諒為了社區的永續發展,稻米的品質更穩定,而向政府申請開設碾米廠,但是需要投入大量器具,至少要三到五年的時間,達到共識並找到固定的經營模式。
現在合作社有了碾米廠,資本就變大,廖育諒推廣友善農法耕作,讓社區一直以來耕作的土地,能夠永續栽種,開始鼓勵農民不要用農藥,也讓外界注意到,當初進入社區營造的學生,因為看見了仕安社區的理念,和主婦聯盟談合作,主婦聯盟開始用仕安社區的米去作米漢堡,也成為現在仕安米最大的供應商,讓銷量更穩定,也希望繼續拓展,像是里仁,棉花田,或是一些知名的品牌店,廖育諒說,這是我們要做的路,把老農的稻子收購價定得好,讓他們是可以堅持住友善的栽種方式,希望大家共同來走這條路。
仕安社區有合作的契農,每三年簽約一次,目前有十二位契農,現在社區分成三個區塊,契農,合作社,跟銷售,社區利潤是最低的。契農要配合合作社的友善耕作方式會做紀錄,履歷,開始耕作下去後,調整腳步,農糧署也會來幫忙上課,資財由合作社這邊出,用無人機噴灑肥料,統一管理也省下成本。現在契農們種兩期作,現在第一期種台梗九號的稻米,第二期種黑豆,採用輪作休息的方式,也能讓第一期稻作的稻米更好吃也減少病蟲害。現在仕安社區積極從友善耕作再申請成有機認證,也想要拓展更多的商店,現在有跟中華醫大在開發一些黑豆的相關產品,希望不是只有米,也能用黑豆做其他產品,希望能把黑豆普及化。
社區稻作與社區服務。 製圖 /林倩雯
廖育諒說,精緻農業要去走品牌,要走比較中高階層的,所以說一定要做到很好,因為食安問題很重要,這也是以後要走的路, 一包一包的米是仕安社區居民認同感的來源,如果能多加用行動推廣社區的產品會更好,因為這個合作社是大家的,契農可以為自己的產品說話,這也是很好的銷售,慢慢地做下去會越紮實,品質要堅持,互相關照,才能把社區的產業延續下去。
廖育諒除了平時在空調行工作,種田快九年了,但是他謙虛地說還在學習更專業的務農知識。他對於合作社的理念,是讓想做的人來參與,讓契農去嘗試,讓他們的理念紮實,再一年一年慢慢去調整,修整腳步。而他也爲合作社留有後路,如果契農們不種了,廖育諒還能用自己的地去支援其他農民,讓更多人來參與友善耕作。廖育諒說,自己要讓利,才能把合作社慢慢帶起來,所以說看到他們開心的笑,我就很開心了,每天在這邊生活,和他們結伴,讓社區的人賺錢就是一個很好的過程了。這個環境想要變好是需要更多人了解這個資訊的,因為現在進行式是老農,仕安社區給他們很好的資訊,資源,他們才能了解友善栽種對土地的好處以減少農藥。
廖育諒多年的服務 打造農民新生活
現今年輕人外流是每個社會都會遇到的問題,但是仕安社區有社區改造和老人照顧,達到共好的目標。在社區裡有大學生進來做社區營造,美化社區,提供社區學童課後輔導,廖育諒也會帶領社區參訪,讓外地人看到仕安社區。
在老人照顧層面,仕安社區一直以來都有老人共餐,社區一三四五半天有服務車載社區居民去醫院,星期二有義診,廖育諒一直倡導一個社區就是一個家的概念,可以互相幫忙,可以二十四小時無微不至的照料,這是未來的夢想和目標,廖育諒說,因為他也要開始邁入中年了,所以很重視老人這個區塊,年輕人有他們自己的未來,社會的變遷他們會適應,一個家庭的觀念去鋪設這種溫馨有溫度的社區,讓居民在自己社區能互相照顧也能感到幸福。
社區是大家的所以要共享,共餐跟服務車由社區理事長處理,因為都是社區自己的人,這是一個家庭互相關照的機制,廖育諒強調社區一定要以家的概念去經營,這樣才能更有溫度,信任他們放手讓他們去做,社區做這麼多事物,各有各領域的人在裡面,只要有人願意把資金注入進去就能做得很好,用自己的思維去希望他們怎麼做是不對的。現在有合作社專有的資金帳號去幫忙處理這些事務,這兩年因為有碾米廠還是需要慢慢弄起來,廖育諒說他每年捐八萬元,希望自己的社區自己照顧才能永續,這是他一直堅持的事。
社區裡不定時安排講座,推廣友善耕作。圖片提供 /仕安社區
廖育諒為社區出一份心力 只為每個人都有開心的生活
廖育諒說,希望大家是開心的,以自己的力量下去做,雖然沒辦法百分之百的人都認同,但至少在這裡不是一味求利,只想求互相關懷的溫度跟感情,希望大家快樂就好,社區長輩一路看他長大,知道他在做甚麼,不要去求利,就能很好去操作社區的照顧層面。
仕安社區的未來,廖育諒說希望走向偏複合式的經營,打造中繼休息站,設置釣魚場,社區會提供器具讓社區媽媽來做小本生意,他們的利潤也能回饋給社區,廖育諒說,打造我們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讓居民在社區裡能舒適的生活,每天住在社區,是很快樂的,見到了居民就是會微笑打招呼,也讓外地人看見社區的進步。
採訪側記
仕安社區在台南的鄉下地方,一見面理事長很熱情打了招呼,採訪過程中也清楚說明仕安社區的營運模式,他們為社區提供多種服務,讓農村生活有了新生命,也採訪了返鄉青年陳立棟,讓我們看見農村裡努力打拼的人,堅持友善耕作,讓土地能夠永續經營,理事長用心回饋社區的精神,總能在他一步步帶領社區進步中看見。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請看生命力新聞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