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河堤岸 誠心拜溪頭onTV

嵌入:
文字-A A +A

巡視河堤岸 誠心拜溪頭

【公民記者 李安豐台中報導】

大甲溪是臺灣中部,重要的河川之一,水力資源豐沛,是條能灌溉農作,滋養萬物的溪流,亦是昔日平埔族,大甲西社的漁獵場所。

在地居民 王氷先生說:「大甲溪飼牛都是在溪底,要是水比較小時,都是牛牽出去到晚上,太陽下山才趕起來,那時候魚比較多,毛蟹要是在冬天時,在大結霜大寒小寒那時候,連田裡都是毛蟹。」

大甲溪水能夠灌溉農作,亦可提供民眾生活用水,但是每年在雨季來臨時,卻又經常受到,風災水患侵擾,瞬間就能奪走,生命與財產。

鐵砧山鄭成功研究會 張慶宗老師說:「颱風會帶來水災,其中民國四十八年的,八月七日發生了八七水災,那八七水災,這個地方本來就是一個堤防,而那一邊就是,縱貫公路的鐵路橋,跟縱貫公路,潰堤就從這個地方潰掉,這個地方一潰堤,整個水就流進了水汴頭,跟文曲里,所以這個地方就發生了大水災。」

在地居民 王氷先生說:「有 有印象啦,八七水災整溪水很大,疊三層石頭還淹到家裡,但是水浪走在家裡都看得到,我們庄就是有一個,被雷公打死就是八七水災。」

在地居民 王紅菊女士說:「最可憐就是有一戶,爸爸睡醒的時候,後面是亮的 有月亮,水很大他不知道,窗戶打開,亮亮的看成稻埕,那些孩子床底下有水,那些孩子一個一個丟出去,那些孩子都流走,最可憐。」

在地居民 陳建義先生說:「我們回來的時候,哇 東安路這一條,整個不曉得石埠潰堤,水都趕進來,木材浮的整個大路,大根木頭很大,我們這個田,田都被水流到亂七八糟,水挖到有坑洞,那個魚很多,那時候大家魚捉很多,都用米籃去挑。」

大甲溪風災水患,造成居民人心惶惶,所以在每年中元節過後,都會在堤防邊「拜溪頭」,祈求眾神庇佑,並巡視河堤現狀

鐵砧山鄭成功研究會 張慶宗老師說:「民國十年左右,這邊堤防一直建立起來,建立起來所以有一個石埠,這個石埠就保護村庄的安全,村庄安全的裡面,就會牽涉到潰堤的問題,所以拜溪頭的文獻資料,大部份就在日本時代以後,到了臺灣光復以後,更加盛行。」

在地居民 蕭清雄說:「那時光復以後,不曉得過多久,石埠在潰堤,頭人來許願,才開始拜,不然那個時候,日本時代沒得吃,吃飯拌鹽那能拜,沒辦法嘛。」

在地居民 王氷說:「以前都吃很差,蕃薯簽加米,都放蕃薯簽米一點點,那時最艱苦,現在蕃薯好像寶貝一樣,哈哈,現在吃蕃薯好像寶貝一樣。」

鎮安宮管理委理會  趙銘淙總幹事說:「我從小時候,跟著長輩,都有去拜溪頭,以前拜溪頭,最主要都會請國姓公來,因為國姓公在古早,都是在顧溪頭的水勢,所以我們在溪頭的旁邊,大部份都是國姓公在護持。」

在地居民 王紅菊說:「我是清水那一邊,我們清水那一邊,也是用鑼鼓大家用挑的,挑到甲南那個,叫作客庄水堀頭那裡拜,我們大甲也是同時間,也是在大甲溪橋這裡拜,古早的人就是那邊也在拜,這邊也在拜,都在祈求以後水來,要往溪中間去,不要往旁邊來這樣啦。」

張慶宗老師&王紅菊說:「(我們這裡從什麼時候)(以後就沒大水了),自那一次以來就沒大水了,(從八七以後就沒有了),(八一就沒關係),(沒大水),(但是從那段時間完),(開始每年都會拜溪頭),每年的啦,(古早就是講),(拜溪頭只要水來那段時間),(都請國姓爺),(去那裡鎮坐這樣),(去那裡看水這樣),對對對,大家都很誠心都用挑的。」

鐵砧山鄭成功研究會 張慶宗老師說:「水從那個地方漫進來,他就會迎請地方的神明,到溪頭那個地方鎮壓,從科學的角度,那個地方曾經潰堤過,代表水的力量的沖擊點,而拜溪頭就到水的沖擊點,來觀察這個地方,堤防堅固的情形,這也是一個科學的根據。」

林寶彩里長與張慶宗老師—討論拜溪頭程序

拜的程序,我們就是差不多兩點半,從我們鎮安宮出發,然後沿著東安路,一直走到堤防,都用走的,走到堤防再過那個涵洞過來,來到這裡整個就位後,那我們所有里民參與拜拜,都會在我們這條石埠,石埠上整排,還有這邊也是,這邊也是一樣整排。

大甲區文曲里 林寶彩里長說:「我們會農曆的七月十五,我們廟在普渡,我們鎮安宮在普渡的時候,由頭家跟爐主與主委,眾人等來筊杯,筊杯看鎮安宮的眾神,看那一尊神要來隨駕,隨駕到我們的溪頭,跟我們國姓伯一同來拜拜,當然土地公一定會隨行。」

在地居民 陳勇吉先生說:「就麵龜啦 素粽啦,牲禮啦 素果啦,裡面就魚啦 花生啦,丸子啦 豆皮啦,還有肉啦,這邊是飯啦,半隻雞 肉啦。」

臺中市大甲區 顏金源區長說:「這個拜溪頭,整個文化活動,其實行之有年啦,剛剛看到很多我們的里民,非常熱衷來參與,地方人士包括議員,很多里長,宮廟負責人等等都來參與,最主要是祈求能夠,神明能夠來保佑這些堤防,能夠安全保護著,我們自己的家園。」

臺中市議會 李榮鴻議員說:「拜溪頭的由來,是我們八七水災以後,才設這個拜溪頭,我們這個拜溪頭,可以說我們甲安埔,每個里的石埠,都有拜溪頭的文化。」

在地居民 紀竹雄先生說:「我現在七十多歲,自小時候就有這個活動,都有拜溪頭的活動,現在有比較熱鬧一些,以前只是大家擔來拜拜而已,沒有這些陣頭。」

(拜溪頭活動—參拜詞)

天運歲次已亥年,農曆八月初二日,我們鎮安宮眾弟子,以及文曲里眾弟子,來這裡拜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參與民眾 呂永崧先生說:「第一次聽到有這個,拜溪頭的活動,所以特別,跑來這邊看,非常的新奇,因為小時候只有拜過,溪底的石敢當,還沒拜過溪頭,所以非常新奇。」

在地居民 紀炳坤先生說:「每一年都要請神尊下來,要來這裡,保佑,里內庄內大家平安順遂,水儘量趕到外面去,不要給它進來,儘量趕出去,大水來給它走,我不求什麼就求,家裡平安,大小平安這樣就好。」

臺中市政府民政局 楊啟邦專員說:「我們希望,藉由文化局,以及我們民政局可以,推廣這樣的活動讓青少年,以及我們的小朋友,可以瞭解地方,他們相對應該有的文化,可以傳承之外,也讓更多的年輕人,可以來參與,可以來認識,我們地方應該有的文化特色。」

鎮安宮管理委理會  趙銘淙總幹事說:「因為大家都很誠心,每一年我們都差不多,在八月初一在拜溪頭,所以說對我們的孩子,以後的孩子大家要是知道,也是會跟我們去拜,為了我們庄裡的平安,所以這個風俗,我們也一直有延續下去。」

拜溪頭活動,是先民流傳下來的習俗,除了延續歷史傳承,主要還是教導我們,與大自然相處之道,並警戒現在年輕一輩,不要輕忽防汛的重要性。

公民記者 李安豐台中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7

加入時間: 2014.05.24

李安豐

加入時間: 2014.05.24
41則報導
41則影音
2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8:28

農廢再利用 茭白筍殼變身手抄紙

2024-10-29
瀏覽:
13,401
推:
12
回應:
0
9:50

豐原百年糕餅業 傳統式微拼掘起

2024-10-01
瀏覽:
12,563
推:
5
回應:
0
4:08

建廟百年聚星觀 日人普渡五代情

2024-08-16
瀏覽:
6,338
推:
6
回應:
0
9:34

中央市場迫遷近 最後巡禮憶當年

2024-06-06
瀏覽:
28,137
推:
177
回應:
0
9:59

公私協力修步道 共創山林新風貌

2024-05-24
瀏覽:
14,075
推:
121
回應:
0
7:59

極端氣候強降雨 『淨零碳排』護老樹

2024-04-09
瀏覽:
8,284
推:
65
回應:
0
8:11

長期維護高美環境 難敵經濟開發壓力

2023-11-07
瀏覽:
17,687
推:
79
回應:
0
6:57

機器人創客工作坊 激起孩童學習熱忱

2023-10-03
瀏覽:
22,723
推:
68
回應:
0
9:51

耆憶普渡十三寮 看桌技藝傳五代

2023-09-05
瀏覽:
10,470
推:
24
回應:
0
9:44

攜手淨溪作伙來 源頭減量我做起

2023-04-11
瀏覽:
7,292
推:
126
回應:
0
3:22
4:40

巡視河堤岸 誠心拜溪頭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644篇報導,共13,17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644篇報導

13,17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