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臺北木偶劇團「掌」握布袋戲新生命

2019/04/30 08:00
2,681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翁至成、陳臆婷/台北市報導】時代轉變,如果要永續經營,就要放入新元素!二O一O年成立的臺北木偶劇團,大大小小演出超過上千場,不僅將傳統戲中過於難懂的文言台詞修改成淺顯易懂的漢文,讓觀眾更能聽得懂布袋戲中的對白;更引用傳統戲裡的精華,創作出符合現代人「口味」的新編劇。現在,當你親臨臺北木偶劇團的現場演出,你會驚訝,布袋戲原來可以這麼多變。

希望不「斷」 創立臺北木偶劇團的起因

現任臺北木偶劇團團長、同為劇團創辦人之一的林永志,國小時受張文雄、張文敬老師的啟蒙而接觸北管音樂,學習逾五年時間,因為臺灣布袋戲多以北管音樂作為伴奏,在辛勤練習下有了個機緣,開始學習布袋戲的音樂藝術。進入布袋戲領域後,不只讓林永志大大地發揮所學的北管音樂,還由於穩健的基礎與技巧,二十歲時入選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傳藝藝生,爾後跟隨「亦宛然掌中劇團」至國內外巡迴演出,就這樣開啟了布袋戲職業樂師生涯。

多次跟隨劇團到國外表演,不僅累積許多經驗,也開了不少眼界;然而,隨著一次比一次還要頻繁地出國表演、甚至是教學,林永志一天心想,「為什麼臺灣人自己不踴躍點來看布袋戲?我們還花錢去國外,表演給外國人看?」雖然當時以「也許是因為布袋戲在臺灣過於平常,所以大家就忽略掉,不會有像國外那樣的驚豔與關注」,自己解釋了當初的疑問,但這樣的思考卻是林永志反思意識的一個開始。

照片

臺北木偶劇團團長林永志,生動地描繪著當初創立的初衷。 攝影/陳臆婷

隨著時代變遷,大眾的娛樂習慣產生了大幅改變,過去所學的布袋戲劇,慢慢地不為大眾所接受,不僅是失去觀眾的目光,更流失了觀眾。往昔輝煌的布袋戲走到現代,竟落為黃昏產業,這些年來的遽變,讓林永志想起多年前,自己曾思考過大眾會認為臺灣的布袋戲文化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忽略了保存布袋戲的重要,而意識到:「如果我們再不做些什麼,會不會再幾年之後這個(布袋戲)就斷了。」於是林永志開始思考,要如何繼續把這個傳統產業維護住。

想起自己從小就踏入布袋戲領域,不希望好幾十年的努力就此白費;明白布袋戲人才培育不易不希望一同打拚的團員就此離散;對布袋戲存有太多情感,不希望其就此式微,種種這些,又發覺到這一行由於源自民間師徒制,幾乎鮮少有學校教育開班授課教學,反思自己在布袋戲這條路上受過太多人幫忙,如果不去付出些什麼,實在難以對自己交代。待思考良久,以「自己不做,沒有人會做」的精神。二O一O年時與當時的藝生夥伴們合作,共同創建「臺北木偶劇團」,一肩為臺灣布袋戲文化擔起一份責任。

調整出我們聽的懂的布袋戲

一齣布袋「戲」,除了前場舞台上所見的木偶表演,後場音樂的配合同等重要,而有前場、後場這樣的組成,尚堪稱一個正式、健全的組織。創立臺北木偶劇團,像是提供了熱愛布袋戲人們一個家,很快地聚集眾多音樂、操偶,或是說話上面的人才,對於一開始進入劇團的團員們,林永志說起臺北木偶劇團命名的由來,「臺北當然就是我們在臺北,而我們想要的是臺灣布袋戲的一個經典,因為每一個派別都有它好的地方,所以就取一個比較廣義的『臺北木偶劇團』。」希望成立的劇團大家能夠共同一條心、不分你我的一同為布袋戲文化努力,於是,取一個大集合且不突兀的名字,為的就是讓各派所長的優點碰撞,激發出布袋戲更多的可能性。

照片

臺北木偶劇團不分你我,歡迎喜愛偶戲的任何人加入,一同為布袋戲文化努力。攝影/翁至成

然而,開始表演後挑戰緊接而來,「傳統戲比較文言文,如果我們現在還是講得比較文,那咬字要很清楚才聽得懂;但是台下真能聽懂的人可能也剩沒幾個,」林永志以團長的身分說著早期演出面臨到的困境,「那所以我們就慢慢調整,把比較艱深的字變得比較白的字。」於是,臺北木偶劇團將台詞過於艱澀的傳統戲諸如《茶山風雲》、《烏盆記》、《隋唐演義》等,改成一聽就懂的字句,像是臺語口白中,「內心險惡」會改成「人水水,內心像鬼」;「扶老攜幼」改成「老幼相伴」;「異想天開」調整成「嘴大喉寬」,讓看戲變得更平易近人,成功讓傳統好戲再一次進入觀眾眼球。

只是戲曲終歸戲曲,它本身仍會有自己的引源,如果改成太多白話文其實也不行,林永志說,「講台語或唸詩句,它本身就有抑揚頓挫,如果像我們平常講白話文(聲調)都平的話,那其實也不好看,會不夠有戲味。」臺北木偶劇團演師吳聲杰也提到,「語言其實是一個劇種的靈魂,語言雖然是溝通的橋樑,但是也具有藝術成分在裏頭。」正因為「語言」是表演中最直接讓觀眾感受到的一環,自然有著極大的影響性,站在傳統與現代的交叉點上,臺北木偶劇團小心翼翼地拿捏,並在過程中不斷修正,致力把傳統戲讓現代人也能輕易吸收。

照片

曾獲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的演師吳聲杰,分享著自己對語言之於戲劇的看法。 攝影/陳臆婷

改編成我們喜歡看的布袋戲

早期台灣社會教育水準不高,沒讀書的人多,文盲自然也多,有很多的歷史典故等知識大眾並不曉得,因此要透過「戲」跟他講,亦藉此傳達做人處事等道理,這就是布袋戲在過去時代所擁有的「社會功能」。隨著時代改變,現今公民教育程度已大大提升,過去戲劇裡所包含的歷史、道理等,現在來看,早已不具當初功能性,如果繼續演出傳統戲去傳達這些「常識」,鮮少會有觀眾願意聽,更不用說留下來看戲。

演一陣子的傳統戲之後,林永志自然發現到這既現實又棘手的問題;然而,自己過去所學的皆為傳統戲的東西,而布袋戲引人入勝的劇本也就那幾個,那到底要如何去把以前的東西拿來給現代人看?「那就是必須要變!就要把表演更精緻化、在劇本上就要修飾一點,把它編修成現代人能接受的範圍。」林永志語帶激情地說著「變」的秘訣,「將傳統戲的精華抽取出來,抽絲剝繭,裡面其實有很多的東西可以將它活用。」

林永志舉老少咸宜的《西遊記》為例,在一般的劇本中,孫悟空最後是請來觀世音菩薩來收服紅孩兒,「傳統戲就這樣子,那現在我們就不會這麼演,現在當孫悟空碰上紅孩兒,怎麼辦?要有方法收服他,但你不能就拿一個大人物(觀世音)來收服他,那就當紅孩兒是過動兒!過動的火怕什麼?怕水,請海龍王過來,拜託他幫忙倒個水好不好?那不是一樣解決了嗎。」透過改編的方式,跳脫劇本的既定印象,不僅有趣,更讓傳統戲多了一層新鮮感。

賦予教育意義的「新編戲」

傳統劇本的改編終究有一定的限度,這讓臺北木偶劇團必須在「變」中「再求變」。掌握住傳統戲的精華,這一回善用傳統戲的「元素」,如人物角色的鮮明個性,或是利於發展的故事情節,以符合邏輯的基礎下去發想、編寫劇本,於是,臺北木偶團在傳統戲之外,誕生出「新編戲」。

發想自西遊記盤絲洞的《房間裡的蜘蛛網》,正是新編戲之一:不愛乾淨的小戒與小淨將家裡弄成一團亂,而引來了蜘蛛精上門,待大哥小悟回到家中,看到房間裡的蜘蛛網,才驚覺不見的爸爸(唐三藏)原來是被蜘蛛精抓走了,於是拯救爸爸的故事就此展開……。「我們會希望觀眾不是看完之後,哈哈哈就結束了,我們希望附有教育意義在裡面。」《房間裡的蜘蛛網》以生活中需學習的「環境整潔」為故事設定,讓小朋友能藉由戲劇了解打掃的重要性,並讓大家看到新編戲的美。

照片

新編戲《房間裡的蜘蛛網》,以小朋友的角度發想並結合教育意義,傳遞出「環境整潔」的重要性。 圖片提供/臺北木偶劇團

致力推廣更願意不斷嘗試 創造未來

成立至今走過八年時間,對於推廣布袋戲,臺北木偶劇團除了奔走國內外各地、盡心盡力地演出之外,更舉辦了教學研習會與講座,利用約一兩個小時,介紹布袋戲、戲偶與解說音樂方面等知識。吳聲杰提到,自己在劇團這些年,深切感受到傳統藝術有慢慢被關注,也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去了解、學習布袋戲。

隨著經驗越來越多,劇團也找到了自己的推廣方式,「這一兩年的定點演出,我們會先有一個講座,來導引觀眾聽一下怎麼欣賞布袋戲,對布袋戲有個初步的概念後再去看戲,可以更容易去觀賞這個戲,那就不是很純粹的只去看一個故事。」林永志說著,並提到像是「動作」這一部分,生旦淨末丑就各自不同,更別說老人、年輕人,還有小朋友,而這一些,都是講座上會教給觀眾的小知識。

不因現今的成就感到滿足,自認還在「草創時期」的臺北木偶劇團,還有很多想法等待去完成,而面對更加巨變的未來,林永志說,「創新其實就是實驗,是不斷嘗試之下的結果,失敗了我們再來,我們就是努力把東西做好,那這些過程,多繞一點路,還是可以達到這個效果阿!」拋開過去師徒制度的包袱,給予下一代機會,並且放手讓年輕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好的就去發揚,不好的沒有關係,再繼續嘗試。正是這一種良性循環,讓臺北木偶劇團得以創作出更多細膩、嶄新的表演,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去感受異於以往的布袋戲饗宴。

採訪側記

「一定要先讓這門藝術興盛,如果沒有人看,那自然就沒有人學。如果有了觀眾懂得怎麼欣賞,那就可以傳承下去。」這是在採訪時候,讓我很有感受的一句話。常常,身處「外界」的我們,總是一直擔心傳統技藝正在逐漸流失,但卻不知道,其實我們也可以透過「學習怎麼去欣賞布袋戲」,繼續把這項文化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

允文弄舞於掌間 郭建甫的操偶故事

住著靈魂的圖騰 蕭胖「刺」進人心

背負傳承使命 影子劇團再創皮影奇蹟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