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街頭的生活-台中市街友關懷協會

2018/08/22 10:43
11,748次瀏覽 ・ 36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7
檢舉

距離台中火車站不遠的台中街友關懷協會,不僅在每天早上及中午發餐給附近的街友,也長期關懷與協助街友們 在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難。

「成為街友通常是,大部分是經濟問題,那經濟問題可能就是他找工作不順利,有時候他們是比較屬於零工性質的,那有時候是剛好被辭掉了,有少部分是因為工作受傷,或者他的身體狀況不好,沒辦法去工作 大部分是這樣,有幾個少數就是,像跟家庭緊張,他就離家,就流落街頭,這個比較少數。」社工黃天時說。

協會中,有些街友接受短期庇護,有些則習慣待在街頭。

「白天的話,躲在圖書館吹冷氣,晚上的話睡在鬼屋,可以的話就躲便利商店,有的人是公園,像第一廣場周圍,地下道的話也有,那個繼光街,很多,不要妨礙到別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人睡在那裡。」街友小林說。

據社工所言,協會中六成左右的街友們,是有工作的,但由於街友們特殊的特性及生活型態,使得他們不一定適合主流的就業型態。

「他們以前也許都很輝煌,但是可能也許他們這段時間,可能就是沒那麼好,受困了,那我們協助他,也許他以後還會相對的幫助其他弱勢的人。」社工黃天時說。

在訪問中,對於最關乎街友生計的工作狀況,黃社工強調,一方面是街友特殊的特性,導致他們不一定適合一般的工作型態;另一方面則是,雇主不一定願意雇用街友這樣身分的人;因此,街友的就業困境並非街友單方面的問題,乃是需要從更廣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而對於協會中街友就業的相關案例,黃社工也依實際的狀況說明。

「最近我們有一個也是三十來歲的,也是轉給勞工局,各館也協助他去治裝、給他悠遊卡加值,也找到一個保全公司,那現在也是已經穩定就業。那這個看他個人,如果他年紀比較年長,有體力一點的,那我們可能就是給他稍微零工或粗工;那沒有體力的,我們就給他做一些像清潔工、打掃之類的,大概是這樣。那有一些他們也比較常會去參與陣頭,陣頭有時候也是要很多人,他們有時候去拿旗幟,也有錢賺,舉牌也有錢賺;那比較年輕、有訓練過的,可能他們就會弄大人偶(台),那可能賺的就比較多。那我們在這裡有陣頭的聯絡人,有的是臨工,他們也是可以相約去從事這個臨工的工作,機會是蠻多的。」社工黃天時說。

社會大眾多以責備的眼光看待街友,但實際上,街友的出現,不僅反映某些個體在社會上生活的困境,更多是顯示社會架構與資源的問題。在面對街友或相關弱勢者時,其獨特的特性與想法,確實和我們平時熟悉的常態思維不同;在理解上,也許可以從美國人類學家奧斯卡・劉易士(Oscar Lewis)所提出之「貧窮文化」(the culture of poverty)來輔助思考。

「貧窮文化」(the culture of poverty)解釋,貧窮者某些異於一般的想法與價值觀,是因為「貧窮」而造成,甚至形成一種次文化(subculture)影響貧困者的生活型態,使得一般大眾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與選擇。像是貧困者選擇工作類型時,大多考慮是否能短期取得現金,和一般人所期待的長期、穩定月領薪水的考量很不一樣;當我們一味的責怪他們不好好工作時,卻忽略了背後的生活困境與文化;是「貧窮」本身,影響貧困者的選擇方式,而我們在沒有體驗過「貧窮」生活前,很難體諒貧困者的生活型態與選擇。

 

更多資訊:

⇨台中市街友關懷協會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ages/biz/cause/%E5%8F%B0%E4%B8%AD%E5%B8%82%E8%A1%97%E5%8F%8B%E9%97%9C%E6%87%B7%E5%8D%94%E6%9C%83-1378282365631440/

⇨【角落專訪】隱者地圖 詳細報導(2015年):https://www.hellocorner.com.tw/2015/12/21/672/

 

參考資料:

⇨奧斯卡.劉易士(Oscar Lewis)作;丘延亮譯《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

⇨貧窮文化 名詞解釋: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828/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