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8有機農業論壇台北啟動 產品行銷為有機農民最大痛點

2018/08/16 10:04
4,449次瀏覽 ・ 7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2018-08-07 田艮良食 田邊編/台北報導

仰山文教基金會8月7日(二)在台北台大會議中心的國際會議廳舉辦「2018年有機農業論壇」,現場超過400位有機農民、專家、食品業者、關心有機農業的民眾共同參與,主辦單位更邀請宜蘭縣「南澳有機農場」、新北市「世芳有機茗茶園」、桃園市「清心園有機農場」、台南市「瑞明有機農場」、南投縣「浚騰農園」現場設攤,展示各類有機農產品;本次論壇議題聚焦於跨部會整合、擴增有機生產與暢通行銷通路、有機農業推廣、研發與驗證管理等面向,此次會議內容更將彙整並提供給政府等相關單位,讓台灣真正走向「有機國家」。此外,總統蔡英文亦蒞臨現場致詞,肯定前行政院院長游錫堃長期推動有機農業,政府將持續發展有機農業,朝永續發展方向轉型。

照片

有機農業論壇簡報資料

總統表示有機農業為新農業的重點之一,今(2018)年5月《有機農業促進法》終於順利通過,這套法律是台灣農業的重要里程碑,讓政府可以建立更完整的制度,投入更充分的資源,並解決農地取得、鄰田污染等長久以來的問題,支持有機農業的持續成長。但有好的制度,也需要有人來推動,有機農業的生產必須有一定規模,否則沒有辦法負擔生產成本,此外,也必須考慮有機農業產品的行銷問題,因為跟傳統農法大規模生產的農產品行銷方式,確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機農業在消費端以及生產規模的問題,確實是在這階段必須去大力突破的。

有效推動有機農業  非單一部會之責

行政院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於專題演講提到,有機農業面對的挑戰與契機所涵蓋面向包括有機同等性(農藥檢出標章)、以農糧為大宗(其他魚畜產品尚於起步中)、消費者意識(食安)、初級加工場(合法登記)、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生態支持),以及政府推動人力與經費等,農業欲永續發展,除了生產(產業活化),亦與生活(農村振興)、生態(消費支持)等環環相扣;另外,監察委員林盛豐也表示,在歐洲先進國家,「有機農業」是一種整體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種對健康生活、永續生活的追求,而其政府的施政,都是跨部會,無法由農業部門全部處理這些問題,現場與會者提到的農業現況問題多涉及到空間部門,也就是有機農業的整個土地管理,以及農村管理的問題,目前政府正在推動鄉村規劃,包括原住民的部分、山坡地的部分、水資源的部分,都需要全部一起解決,因此勢必是要由跨部會來處理這個問題。

有機農業門檻高  產品行銷為農民之痛

總統致詞時表示,希望有機農業將來變成台灣的主流農業,《有機農業促進法》通過後,政府短期目標放在2020年,要讓台灣有機跟友善耕作面積,至少達到1萬5千公頃,讓有機農業成為另一個台灣驕傲。雖然目前有機及友善的耕作面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探究有機作物栽培及有機農戶的數據,和慣行農法相較之下,比例仍然不高,另現場多位與會農民表示,進入有機農業門檻本來就高,再加上行銷通路不夠暢通、各項驗證程序繁瑣,以及原料進入加工體系門檻等限制,希望政府能夠在相關資源補助、解決鄰田汙染與農藥零檢出等標準制定、標章分級制度、有機農業支持系統、食農教育等環節納入施政項目中,給予有機農民實質上的幫助,以利有機農業之產業推展。

另外,就有機農產品行銷問題之討論,有機農產品價格是否為造成有機農民行銷痛點的主因呢?宜蘭大學經管系教授黃璋如也針對價格的部分向現場與會者提問:是有機農作售價太高,還是慣行農作售價太低?黃教授提出生產成本的概念讓大家思考問題的答案,有機農民將友善土地的生產成本放在自己身上,為了環境保護,不施農藥與化學肥料的結果,就是需要承擔更多的耕作成本,而慣行農法是無需將友善土地的成本加諸在農作上的,如果有一天慣行農法需要抽環境保護稅,售價是不是就會和有機農作相近呢?這個問題的核心,相信與有機農民實施友善耕作的本質與初衷有很大的關連。

采園生態驗證公司董事長張世鈺提出近幾年有機產品進出口的數據,發現目前有機產品進口總量達1.4萬公噸,進口值達12.56億元以上,顯示國內民眾採購有機產品的比例不低,國內有機農作推廣與銷售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國內與國外有機農產品是否立於同一立足點上,也是我們可以探討的面向。另外,教育可以是解決的方式之一,但也應避免食農教育淪為吃吃喝喝之流,如何讓實質的食農教育理念真正落實於社會,您我都可以是友善土地的推手。

有機之亂  真有機  假有機

有機農業逐漸受到政府的重視,已不僅是民間自主推動的另類農業實踐活動,是以相關生產條件基準、驗證規章等規範需要一步步建立。由於目前台灣有機驗證不易,加上有機與友善耕作之間的界線不夠明確,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蓉表示,消費者以健康導向追求的有機農產品所重視的只是安全問題,並不在意過程是否友善環境,產業導向與環境(社會)導向的有機農業不一定能兼容,期望藉由有機農業促進整體農食產業轉型,拉高有機視野;總統蔡英文於致詞時也表示,她相信讓食農教育向下扎根,台灣的下一代,從小就會分辨好的農產品,長大後也會維持相同品味和習慣。如此一來,台灣有機、友善的農產消費市場,就會一直成長。

有機農業正在形塑台灣農業的未來,為此,有機農業是否不應僅僅被當成是無農藥殘留之農產品?有機農業引領著更深一層的教育,是我們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道。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