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走讀永和 遇見楊三郎

2017/06/28 19:52
6,523次瀏覽 ・ 14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7
檢舉

新北市永和區面積僅有5.71平方公里,是全臺面積最小,人囗密度最高的城鎮。這裡不僅是典型的移民聚落,同時還誕生兩位赫赫有名的楊三郎,一位是知名的畫家,一位是創作台灣歌謠的音樂家 。

2017年6月25日永和社大規劃12個當地特色據點,從博愛街的楊三郎美術館開始,帶領在地居民一起走讀那些不為人知的拼命三郎故事,其中不乏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參與。永和社大副主任張素真說,永和被稱為是一個臥房城市,意思是說大家都在睡覺,其實大家並不了解它,因此永和社大成立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希望藉由走讀活動能喚起在地居民關注永和、認識永和。

擔任此次社區文化走讀策劃顧問的褚縈瑩老師表示,除了用大家熟悉的畫家楊三郎和音樂家楊三郎-當楊三郎遇見楊三郎為主軸外,希望藉由走讀路線安排的據點,介紹永和各行各業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在這裡默默耕耘,並且發光發熱的三郎們,這是此次社團籌劃走讀的主要目的。

導覽志工余淵貞女士和劉介光先生分別導覽的是永和明虛實布袋戲及已有百年歷史的保福宮,因為實地踏查採訪讓他們對這些據點的故事更加印象深刻。

來臺實習,首次參加社區走讀的澳門大學大二學生劉淑婷覺得新鮮有趣,原來可以把我們生活的地方故事彙整起來,重新認識自己所在的環境,回去澳門後,她覺得或許也可以把這樣的經驗用在澳門的故事走讀。

永和在地人張書瑞則表示,他對大陳新邨老舊住宅形成的一線天印象最深刻,因為很像是自己當年離鄉背井到台中求學時思念家人的愁緒。

透過在地文化走讀,讓更多人看見先人的拼命三郎精神,同時也看到一代ㄧ代的傳承故事。

公民記者 貝思特  / 新北市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