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好品」 用漫畫,布包重鑄內灣文化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鄭宇辰、解子一/新竹縣報導】你是否會有這樣的感覺?台灣的老街越來越雷同,千篇一律的賣著同樣的東西?或是在老街上吃吃喝喝之後便匆匆打道回府?但在內灣老街上,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極力翻轉大家對老街的認識,拒絕單純複製的文化,而是以藝術村規模打造新形態文化創意園區,以創新方式介紹內灣,歡迎來到「好客好品希望工廠」。

失業媽媽用腳踩式縫紉機打造「臺灣水色」布包傳奇。                                攝影/解子一

畢業之後回到家鄉 極力復甦內灣文化

好客好品的創辦人吳界,是「九讃頭文化協會」的第二代會員,也是土生土長的內灣人。「九讃頭文化協會」創辦已有二十二年,和內灣有著很深的淵源。台灣戒嚴時期對於文化的管控甚嚴,不允許說方言也不允許過當地的節慶。這使得解嚴之後,生活在內灣的客家人不會說客家話,也忘記了內灣在地的故事。一些內灣居民爲了喚起當地客家人的記憶創辦協會,通過發行月刊、舉辦客家節慶活動讓人們重新想起在地文化。吳界從小便和父母一起加入協會,耳濡目染之下,對協會也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也認爲協會的持續發展必須需要年輕人傳承,於是大學畢業後的他便回到家鄉,回到協會工作。

他希望承接協會的精神,繼續在地文化的復甦工作。而且他認爲在地文化不應僅僅銘記於當地人心中,也要被更多人看到,「老街」便成爲一個很好的載體。但是現今老街樣貌卻很相似,攤販們不是賣芋圓,麻薯,就是香腸,總讓遊客有一種「全臺灣老街都一樣」的感受。吳界說:「現在臺灣太多都是速食文化,這樣簡單的複製,對老街一點好處都沒有,沒有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文化。老街很快就會沒落下去。」

整合內灣特色  「好客好品」由此產生

內灣老街的問題要如何解決呢?內灣的街上一路走來可以看到兩個惟妙惟肖的漫畫人物,他們是「阿山哥和大嬸婆」。而他們的作者劉興欽老師則和內灣有着很深的淵源。當年內灣礦產和木材一度被開採殆盡,在家鄉沒有工作,年輕人只能進城謀生,內灣也開始沒落。居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找到漫畫家劉興欽老師,希望他可以用他的漫畫幫助內灣。他為了內灣的居民,慷慨的將他的漫畫版權以一元錢賣給內灣的居民,供其使用,也幫助內灣開始復甦。爲了感謝劉興欽老師也作爲在地藝術的展現,協會在內灣建立了「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這也成爲了「好客好品」的前身。

吳界突然發想,內灣除了劉老師的漫畫展,還有着獨一無二的在地社區品牌——客家傳統手工布包「臺灣水色」,別有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美食。這些現在都散落在內灣的各處,如果可以把他們整合起來,在一個園區呈現,那不就能讓來到這裏的人完整的感受內灣的文化嗎?找到了方向後,吳界便和協會中的四個年輕人一起,在二O一四年開始將在地文化整合在一個園區——內灣的「好客好品希望工廠。」

「好客好品現今主要經營三個部分,分別為在地社區品牌,「臺灣水色靚布工作坊」,展現臺灣客家花布最美麗的顏色;「虎帽金工」,展現內灣歷史風貌的銀器製作。「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還有用法式方式烹調客家料理的 「品客好品生活餐飲」。除此之外,「好客好品」定期也會和在地的藝術家,在地年輕創意家合作,給他們提供平臺,展現自我。「好客好品」希望作為一個平臺和窗口讓大家了解客家文化,了解「不能被複製」的內灣。

工作人員在門口熱情的介紹「好客好品」,吸引大量遊客參觀。        摄影/解子一

一臺縫紉機 失業媽媽創造臺灣水色傳奇

「吱扭吱扭」,每天清晨都可以聽到從一間瓦房之中傳出的縫紉機的聲音,看到藍色大門上顯眼的四個大字——「臺灣水色」。這便是好客好品園區內的一個在地品牌,主要製作布包,布袋等。說到「臺灣水色」的創立,也是一個機緣巧合。二OO九年,內灣的一所中學改建,原本校園中有的二十幾臺老式的腳踩式縫紉機也準備扔掉,十分可惜;那時正處於金融海嘯,使得內灣大量裁縫廠倒閉,很多弱勢媽媽失業。爲了幫助她們,協會買下這些縫紉機,把她們召集起來,讓弱勢媽媽重拾手藝,二度就業。

沒想到這樣一個簡單的初衷不僅幫助弱勢媽媽,也打響了「臺灣水色」這個內灣的品牌。六位失業媽媽和兩位設計師依靠自己靈巧的雙手,他們將花布變身各式包款,設計超過三十種,重新包裝客家花布的樣貌,透過各種布料組合織成的包品,呈現臺灣最美麗的顏色。「臺灣水色」也想讓大家看到儘管是社區製造也可以做出精美的商品。

品客好客,新鮮烹飪手法做出客家美食。                                              攝影/解子一

「品客好品生活餐飲」 體驗舌尖上的內灣

體驗一個地方的文化,一定是從生活出發的,而「吃」則是最生活,最好體驗文化的方式。吳界希望通過「舌尖上的內灣」來展現客家的美食。然而說到客家的食物,大家心中想到的只有三個形容詞——油,香,鹹。但是現在人越來越清淡的飲食習慣使得客家的食物不符合現代人對於飲食的期待。吳界團隊於是想到將傳統的客家食材元素保留,加進法式料理的手法,品嘗食材原樸的滋味。不僅符合現在人的口味,也能吃出在地人的用心。

這裏將油蔥餅不再油膩,變成了輕食三明治;將麻薯和擂茶製成甜點;鼓勵人們吃當季的食物,製作柿子雞湯;還用當地的醋釀成果醋,在味蕾衝擊之餘更重視健康。無論是粄、桔醬、油蔥酥、純釀醋飲,都保留內灣最原始的樣貌,新與舊的相互加乘,也不會讓人陌生。

吸引青年回到家鄉 在地文化需要代代傳承

「好客好品」除了想要把在地文化找出來,另外希望年輕人回到家鄉工作。內灣工作機會太少使得年輕人不得不前往大城市。吳界希望「好客好品」的出現,可以構成一個群聚效應,讓青年人看到內灣的不同,回到家鄉工作。雖然現在這個想法的推行還很緩慢,但已經不斷有青年來到這裡學習織布,做志工。吳界說:「現在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轉變已經慢慢的在內灣老街上出現,相信不久之後一定會成為現實。」

而未來,「好客好品」調整社區品牌的營運的模式,找到最適合他們的一條路,並且推廣給更多和他們相似的老街或是文化產業,讓臺灣這一方面發展得更好。讓臺灣的老街成為臺灣不可或缺的風景線。

 

延伸閱讀

淡水藝術工坊 老街鑽石綠建築
剝皮寮老街 古蹟重生再利用
總爺老街 數位保存歷史文化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240則報導
2,344則影音
72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02

愛滋小組創品牌 推同志性健康與愛滋教育

2024-11-25
瀏覽:
1,551
推:
0
回應:
0
2:26

貓·領事館 還給浪貓一個家

2024-11-21
瀏覽:
4,192
推:
1
回應:
0
1:32

三峽碧螺春茶王 黃文雄堅持手工製茶

2024-11-18
瀏覽:
4,389
推:
2
回應:
0
2:32

絕育救浪浪 台灣之心深入偏鄉離島做動保

2024-11-15
瀏覽:
6,628
推:
11
回應:
0
2:27

初布 將閒置布料做成MIT團體服

2024-11-13
瀏覽:
8,411
推:
1
回應:
0
3:11

1919食物銀行 幫助未獲社福補助的弱勢者

2024-11-11
瀏覽:
4,608
推:
1
回應:
0
2:18

婦女新知法律專線 30年8萬通電話諮詢

2024-11-08
瀏覽:
4,093
推:
0
回應:
0
1:47

魚菜禽共生 馮明芳打造自然農場

2024-11-06
瀏覽:
5,089
推:
4
回應:
0
1:38

宜大成立飛魚隊 以無人機發展低碳農業

2024-11-04
瀏覽:
6,403
推:
16
回應:
0
2:27

慢島劇團用偶戲揭熟人性騷擾 為兒童發聲

2024-10-31
瀏覽:
20,171
推:
3
回應:
0

「好客好品」 用漫畫,布包重鑄內灣文化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812篇報導,共13,18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812篇報導

13,18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