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淡淡,感受淡水的細膩與溫柔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龔亭毓、詹舒婷/新北市報導】白天穿梭在老街品嚐阿給,傍晚散步在漁人碼頭追尋夕陽,這是外地人對淡水的第一印象。白天的淡水為人所知,那夜晚的淡水呢?《淡淡》創刊號「淡水夜生活」,捨棄著墨白日的淡水,刻畫在夜晚持續忙碌工作的小人物,從末班公車司機到清晨淡水的派報員,《淡淡》季刊呈現這片土地最真實的生活樣貌與變遷。

發行淡水在地刊物 觸及更多人

《淡淡》創刊號——淡水夜生活,由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簡稱田調)發行。成立於一九九四年的田調,目前位於文學院四樓的轉角處。推開研究室大門,裡面的成員皆是淡江大學的學生,他們彼此來自不同的科系,卻對淡水這塊土地懷抱著相同的熱情。

早期的田調成立「人物誌」小組,每年採訪約十位淡水地區代表人物,並於二〇〇四年出版《淡水生活風情》一書。後續因部分成員認為單純文字的紀錄有些單調,因此增設「立體方誌」小組,期望透過紀錄片的呈現,使淡水的形象更加鮮明。然而一部動態影像的拍攝、製作需花費將近一年,成員們投入心力,成果的影響力卻始終不如預期。

隨著立體方誌小組的工作於二〇一五年六月結束。成員們進一步重新發想,除了過去使用文字、動態影像的方式記錄淡水的變遷,紙本刊物會是一項全新的嘗試。因此田調於同年九月開始計劃發行淡水在地刊物,希望透過紙本刊物的形式,觸及更多關心淡水的在地人以及觀光客。

帶領讀者  領會淡水的變遷

目前擔任《淡淡》總編輯的陳彥詮,為淡江大學建築系的學生。本身唸建築,與環境相關,但卻發現自己對於身邊周遭的這塊土地一點也不了解。因此他在大二那年加入田調。待在田調的四年,累積了攝影、文字編輯相關經驗。他認為架設網站、成立季刊,永續經營舉辦各種活動,都是田調一直想做的。而這次,大家選擇做一本地方刊物。

《淡淡》為三個月發行一次的季刊,於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出版第一刊,刊物取名淡淡,是淡水與淡江的意思,也就是變化中的淡水。《淡淡》每一期的封面故事都從不同角度切入,主題都與日常生活結合,帶領讀者深入了解淡水不同的角落、建築的歷史軌跡,以及隨著時代轉變的過程。期許身在淡水的當地人、或是來淡水觀光的遊客,都能夠透過這本刊物,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以及淡水古今交錯的迷人之處。

《淡淡》創刊號(左)、《淡淡》第二期(右)      攝影/詹舒婷

行動過程,如何跨出第一步?

參與創刊的陳彥詮說,發行地方刊物的第一步就是回過頭去整理他們所理解的淡水,再來思考,如果做一本刊物,能夠做出怎麼樣的內容?於是每週三的晚上七點到九點,《淡淡》的編輯們固定在田調舉行會議,一同發想封面故事的主題、以及呈現方式,最後具體實現在刊物的目錄上。完成刊物的架構設定,這部分花了約一個月的時間。

從第一期的目錄包含封面故事、店家、小徑以及人物誌,到第二期《淡淡》新增「回頭」,內容詳細刻畫早期淡水供水的源頭——水源地,的歷史背景。處理這類型的議題,唯有細心蒐集、考據當地的歷史資料,才能完整賦予這個地點在淡水的特殊性以及意義。

「然而做地方刊物最重要的技能,是你對地方脈絡的理解是否足夠深入」陳彥詮說。

現任《淡淡》總編輯——陳彥詮       攝影/詹舒婷

地方脈絡的累積 決定地方刊物的深度

想要累積一個地方的脈絡,目前擔任編輯顧問的陳靖元認為,以淡水為例,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了解淡水的「過去」,也就是當地的歷史。目的是為了理解一個地方從過去到現在整個變遷的過程。第二部分則是關注「現在」的淡水,例如淡水行政中心搬遷以及馬偕街天橋的封閉。這些屬於現代的變遷中,必定也有其脈絡存在。

翻開《淡淡》第二期的封面故事——淡水加工罐頭,分別以音樂、文學、攝影等不同角度觀察不同時代記錄淡水的方式,好比將淡水視為一個容器,經過各種形式的加工,因此蘊藏著非常豐富的內在。「我們現在在做的,就是對當代的淡水,梳理它的脈絡,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來呈現」陳靖元說。

與讀者互動  促進刊物進步

創刊至今,陳彥詮笑說其實做刊物的困難度並沒有想像中的大。因為同樣從事淡水文史工作的人皆樂見於有這樣一份地方刊物形成,因此每次遇到人物採訪時,只要表明意圖,多數人都十分願意受訪。真正的困難在於,該如何詮釋、報導一個主題,才會使讀者感到有趣,進一步獲得更多人喜愛。淡淡在第一期出版後針對讀者做了回函調查,促使淡淡於第二期修改了文字與圖片所佔的比例,降低文字的篇幅,並且將照片放大,甚至橫跨兩個版面,使閱讀的舒適度大為提升。

除了刊物本身,《淡淡》也曾經面臨剛進到田野調查研究室不久的成員,由於不清楚淡水過去的地方脈絡,因此造成後續報導的呈現不如預期,面對這樣的情況,《淡淡》也會請從事淡水文史研究的老師來授課,加深大家對地方脈絡的了解。

現任執行長——莊婉婷(左)、《淡淡》編輯顧問——陳靖元(中)      攝影/詹舒婷

記錄變化中的淡水 凸顯價值所在

目前可以在三十個寄放點索取的《淡淡》,除了使淡水當地人更加認識自己的家鄉,也使觀光客能透過這本刊物得知許多淡水代表性的景點。

對淡水來說,有價值的事物並非只有漁人碼頭與淡水老街,當人潮散去,夜色籠罩淡水,淡海輕軌的施工進度與影響、淡水行政中心的搬遷,這些發生在角落、屬於淡水的改變,需要被更多人看見以及關心。那正是《淡淡》所強調的「記錄變化中的淡水、土地上的人們」。

 

延伸閱讀

九五二 來自蘭嶼的密語

WUTALK 一起「話」台南

花蓮《拾紙》 傳達土地傳承價值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5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236則報導
2,340則影音
72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27

初布 將閒置布料做成MIT團體服

2024-11-13
瀏覽:
1,755
推:
0
回應:
0
3:11

1919食物銀行 幫助未獲社福補助的弱勢者

2024-11-11
瀏覽:
2,532
推:
1
回應:
0
2:18

婦女新知法律專線 30年8萬通電話諮詢

2024-11-08
瀏覽:
3,235
推:
0
回應:
0
1:47

魚菜禽共生 馮明芳打造自然農場

2024-11-06
瀏覽:
4,261
推:
4
回應:
0
1:38

宜大成立飛魚隊 以無人機發展低碳農業

2024-11-04
瀏覽:
4,488
推:
7
回應:
0
2:27

慢島劇團用偶戲揭熟人性騷擾 為兒童發聲

2024-10-31
瀏覽:
11,437
推:
3
回應:
0
3:05

教室養珊瑚 吳鎧任帶學童進行海洋復育

2024-10-29
瀏覽:
4,414
推:
3
回應:
0
3:17

視障鋼琴師吳承澐 用創作講述自己故事

2024-10-25
瀏覽:
6,195
推:
10
回應:
0
3:50

《和合夢》突破性別框架的跨時代戲劇之旅

2024-09-23
瀏覽:
8,582
推:
0
回應:
0
3:04

譚宸翔 十年浪犬志工 分享認養要領

2024-09-20
瀏覽:
10,998
推:
2
回應:
0

翻開淡淡,感受淡水的細膩與溫柔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470篇報導,共13,17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470篇報導

13,17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