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抗爭之後,改變了甚麼?】 寧靜革命:反風車青年「惜土公田」深耕苑裡

2015/08/27 03:31
4,690次瀏覽 ・ 4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文末附影片逐字稿)
反風車聲援學生林靖豪:「為甚麼我們始終做了那麼多事情,過了那麼久,但為甚麼大家的想像力好像還是那麼的貧乏,關於改變社會這件事情,只能想到去選舉?」

 

自2012年8月苗栗苑裡反風車自救會成立開始,至2014年5月自救會與風機建造廠商英華威達成「拆二留二」協議,7月英華威確實拆除18-1、24號風機為止,反風車運動達到階段性成果。
(註:反風車訴求並非反對「風力發電」,而是反對不當綠能)

社會運動在短時間內聚集了相對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當運動少了媒體風潮,或是訴求達成後,
運動帶給當地、當事人的改變能否延續呢?

聲援學生林靖豪表示,在反風車運動期間,自救會內部就開始討論該如何延續這股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力量,最後決定成立「苑裡海線一家親協會」,繼續監督風機設置安全規範的修訂,同時也透過協會,持續帶動苑裡的地方發展。

學生們在運動過後,並未離開,他們自掏腰包在西平里租了一間透天厝,並在附近找了一塊空田,透過經驗豐富的農民們指導,以生態友善的方法種植公田,公田的收入也將當作成立協會的基金。

除了種植公田,學生們每周一、三、五免費提供小朋友課後輔導,嘗試解決家長們教育資本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對外提供「打工換宿」,讓外地的年輕人也有機會來認識苑裡,體驗農村生活。

 

----逐字稿----

林靖豪:
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實每個人都要知道說只要大家有共同的目標,願意去做長期的付出,那這樣的社會本身就可以去支持每一個在社會裡面生活的人,就不會再發生更多人被犧牲的事情。

口說:
兩年前,一群大學生因為聲援反風車運動,來到苗栗的苑裡,兩年後,抗爭成功了,但他們在苑裡的新革命,才剛要開始。

暑假,他們用自己的錢租房子,每天輪班來田裡,從翻土、整地到鋤草,實驗用友善環境的方法種植,田裡的收入,也將全部用在社區發展。

林靖豪:
從最基本的經濟開始,慢慢把這個地方的價值找回來,才有辦法說在把人留下來或更多人進來,慢慢才能去平衡經濟發展中不均衡的現象

口說:
一步一腳印,來自都市的他們,拿起鋤頭向農民們學習耕耘的智慧,同時,也提供打工換宿,讓更多人認識苑裡,體驗農村生活。

記者:來這邊印象深刻的事情是甚麼?
背包客:種田吧,以前只有種花而已,沒有真的下田過,沒有去做施肥阿、堆肥那些。

口說:
看書、種田、住宿,每一天他們用心的認識苑裡、耕耘苑裡,這是他們的「惜土公田」,這群二十出頭的外地人,想要證明,改變社會,不只一種想像。

張詠卿:
在想說怎麼樣讓生產的同時就不要去傷害土地,是我很想做的事。

 

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實每個人都要知道說只要大家有共同的目標,願意去做長期的付出,那這樣的社會本身就可以去支持每一個在社會裡面生活的人,就不會再發生更多人被犧牲的事情。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