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文化傳承 白米木屐館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12.21 【記者何孟珊/宜蘭報導】「木屐的好處是什麼?穿木屐不會得香港腳……」一走進白米木屐館,就能看見解說員熱情的跟參觀民眾解釋木屐的好處。問到木屐館的創立原因,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瑞木說:「當初會想要創立木屐館,一方面是響應政府的社區改造政策,另一方面是想將木屐文化傳承下去。」

位在蘇澳的白米木屐館,其前身為台肥公司的員工宿舍。林瑞木表示,一開始的木屐館只是簡單的一層建築,然後慢慢的演變成今日的三層樓的規模。「因為有遊客的支持,讓我們決定將原本較狹小的空間擴建為現今的規模。」這樣一來不只可以擺放更多的展覽物品,二來寬廣的空間遊客逛起來也比較舒適。

「我們一手拿著木屐,一手拿著斧頭,利用斧頭本身的重量,輕輕的沿著木屐邊緣削、削、削,就可以很輕鬆的修飾木屐的形狀。」社區榮譽理事長白二郎,正在教導大家如何做出木屐的雛型。另外一邊,則是可以看見木屐雕刻的示範,「這邊這邊,我來跟大家介紹木屐上面的雕刻……」解說員詳細的解說木屐雕刻法的不同。相較於解說員的滔滔不絕,只見旁邊的李漢章師傅默默的將各種雕刻法正確無誤的示範出來。

12.21.2 「我們現在正在示範要如何將皮革上色,請各位遊客注意聽,等一下我們有有獎徵答喔!」短短的一句話,吸引各個遊客的注意力。不管是大朋友小朋友,都盡可能的圍在示範媽媽的桌邊,並仔細的聽著皮革色的程序。將目光轉到旁邊,「請問我可以刻字嗎?」「可以啊!你要刻什麼?步步高昇?」這是剛拿到獎品的遊客和理事長林瑞木之間的對話,「我再幫你刻上你的名字和日期好嗎?」這樣一個舉動,只見遊客露出開心且滿足的笑容。

12.21.3 另外,館內也展示了許多特殊木屐。以罰站木屐為例,解說員表示,罰站木屐是採取前高後低的設計,會讓人不自覺的抬頭挺胸、立正站好。「這種木屐就是適合『ㄎ一ㄠ龜』(台語:駝背)的人穿啦!我保證他會站的直挺挺的。」除了罰站木屐,館內還有展示老佛爺木屐、格格木屐、裹腳木屐等。木屐館裡收藏著各式各樣不同的木屐,常讓遊客們看的眼花撩亂。

木屐館位在的地方是以礦業聞名,也因為如此在以前空氣污染的相當嚴重。再加上,鄉村人口迅速老化,年輕人口不斷外移,當時的白米社區可說是一個垂死的社區。 因此當政府推廣社區改造的政策,正是一個可以將白米社區從垂死邊緣救回來的機會。

林瑞木說:「我們希望藉由木屐館來向下紮根。」宜蘭蘇澳算是木屐產業的大本營,但隨著木屐漸漸的被塑膠鞋取代,相對於老一輩的人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木屐是陌生的。然而設立木屐館,不僅可以做推廣的動作,更是可以保存好木屐這項傳統文化。

video
示範用斧頭做出木屐雛型

video
解說員解釋雕刻法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永春路一二六之一號二樓

照片及影片來源:記者何孟珊拍攝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7則報導
2,272則影音
708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319
推:
0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2,437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492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547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288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3,013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312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892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262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015
推:
0
回應:
0

在地文化傳承 白米木屐館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