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遲友宣/文山報導
為妥善照顧無依無靠的弱勢兒童,使他們有資源更完善的庇護所,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於今年5月底發起「蒲公英助養計畫」,希望借助社會的善心捐助,讓弱勢兒童的生活更加平順且溫暖。
「蒲公英助養計畫」旨在籌募定期的小額善心捐款,藉這筆資金改善基金會內受照顧的0至18歲弱勢未成年者的資源,小至幼兒的奶粉尿布,大至國、高中學費與未來獨立生活基金等生活必需項目。有些助養人會就個人偏好對小孩選擇性地幫助,導致未受幫助的兒童心理失衡的可能,為避免這種情形發生,該計畫有別於助養人直接給予支援,收取的款項直接由基金會進行合理分配,以利孩童團體生活的公平及穩定。忠義育幼院每年皆會舉辦大大小小的活動,如同樂會、兒童運動會、話劇表演等以滿足助養人跟孩童們互動的希望。
忠義基金會中行政企劃曾詠蘭表示,這些兒童因被棄養,原生父母有吸毒、酗酒、作奸犯科等偏差行為,患精神疾病而無法養育小孩,受社會局關切兒託付於此。這些兒童蒙受失去家庭的陰影,較難適應生活,常有過動傾向、營養不良及情緒不穩定問題,在校也易因弱勢背景遭同儕貼標籤。照料這些孩子須多花費心力,以維持他們人格品性的完整。
曾詠蘭也說:「基金會人力資源有限,例如志工媽媽一次就得換十幾位孩童的尿布,志工們也因輪班制,使小孩們每天都必須面對「換媽媽」的窘境,在歸屬感上需要花費一定時間才能落實。」所以同時也需社會中的善心人士伸出援手,親身加入照顧弱勢兒童們的行列,讓他們可受充分照顧、在溫馨的環境下正常成長。
忠義育幼院也開放有心養育孩童者領養的管道,曾詠蘭指出,在台灣大部分認養原因是因無法生育,而透過此方式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在此前提下,健康品質、面容相貌及其原生父母背景等都會納入考量,使先天資質較差者易遭忽視。而即使領養小孩後,彼此的磨合、相處過程也常遇到瓶頸,每個孩子在成長時段出現的叛逆,常被領養父母歸咎在「不是自己小孩,所以很難教育」的理由,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也是一種傷害。現在欲領養孩童者在領養前都必須接受一系列教育課程,藉相關人員在課程中對領養者的觀察及價值觀的輸入,評估其是否合乎理想標準,經過審慎考量與鑑定後才得核准,以保障兒童權益。
曾詠蘭補充,國外領養成功的經驗占忠義育幼院案例的七成,相較國內高出許多。國外在領養想法上較開放且單純,台灣對此現象應多加參考,並有所改變。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