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生制度是什麼,能吃嗎?
◎康晢暐
從小學到高中,導師的工作大同小異;現代雙薪家庭成為趨勢,一天之中,與導師見面的時間可能多於父母,因此,小到個人感情狀況,大至選校選系,大家或多或少一定有與導師談論的經驗,上大學前,導師對學生的影響佔有一定的比重。
在大學階段,學習方式產生極大落差,經歷重大升學壓力後,很多人開始專注在「人生的學習」,此時,學生的注意力從繁重的課業上轉移,不同的學習模式亦提供我們許多獨處的時間,思考人生意義、價值,正是學生價值觀、人格形塑的重要時期;這些問題模糊、沒有標準答案,更非幾字幾句、幾天幾夜可以找出解答,有人甚至花了一輩子尋找。
「本校為落實導師制度,輔導學生養成健全人格,依據教師法第 17 條訂定本辦法」──《國立臺灣大學導師制實施辦法》第一條。台大導師制實施辦法規定:導師的職責在於輔導導生專業學習與選課規劃、生涯發展及生活適應,因此會安排「導師辦公室」時間,並定期與導生聚會,以了解導生、增進師生情誼。平時協助導生處理身心、學業或生活上之危急狀況。
導師制度起源於古希臘時期,歷經文藝復興時期發展,演進至今,其目的始終如一──輔導學生養成健全人格,英國牛津、劍橋大學為近代大學導師制度仿效對象,導師參與學生下午的體育競賽、晚餐,教學內容鑲嵌於生活中的點滴。然而,台灣評鑑大學的標準以研究成果多寡決定,而教授升等方法也是看論文的產量,均異於國外大學,於是,台大教授大多花 70%以上的時間做研究,迎合了大學評鑑方式與自身升等,剩餘的 30% 才分配給教學或學生,教學都如此困難了,哪有時間與學生朝夕相處呢?
問問來自不同學校的朋友,導師與學生間的接觸並不頻繁,其中不乏貌似玩笑的比喻「導師的功用喔……可以吃導生宴吧!」想當然爾,學校對此現象有所體察,於是出現各種方法增進導生間互動,清大使用「導師密碼」──學生選課前,需自行列印修課列表與老師討論,取得「導師密碼」後才能選課。台大也不遑多讓,開設新生專題課程以彌補導生制度的缺漏,課堂老師與學生討論大學生活的意義、如何選擇社團、面對挫折的態度、感情關係等人生問題。
台大目前運作方式,各系由一名學生代表與系上教師組成導師工作委員會,系主任為常任委員,加上校長聘任的主委,制定導師工作細則、編列導生活動預算、推薦導師人選,並由校長聘任導師,召開導師工作會議、監督推動導生活動。至於運作情況如何,更是需要關心的課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