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第三部門開設之「認識醉夢溪服務課程」6日請到自然步道協會資深講師張秋蜜帶領同學實地走訪景美溪、醉夢溪以及小坑溪步道,深入了解政大周圍河川的自然生態及人文歷史。
沿岸景物、地名往往都可帶出此地的一段歷史,過去景美溪兩岸的氾濫地在漢人進駐以前是泰雅族原住民的狩獵地,後來自福建安溪的漢人移民見此地背山面水,極似老家景致而佔地務農並定居。此時景美溪的河川氾濫現象尚未構成居民威脅,直至臺北都會區與文山區人口成長,土地資源變得稀有珍貴,使得房屋開使建築在低窪處,居民因而長期受水患之苦。
民國60年代起政府開始在景美溪沿岸築堤,沿線設置多個抽水站,流經政大的指南溪更歷經截彎取直工程,近幾年來更加上河川疏濬工程,就是為了確保洪水無法再成災。景美溪及其支流沿岸生態在這段河川整治史中分別承受不同的衝擊。張秋蜜表說:「溯溪的路線設計是為了讓同學感受到不同工程手法所帶來不一樣的生態環境。」
景美溪以及醉夢溪的河川兩岸及河床三面皆被水泥完全鋪蓋,失去涵養水源與滋養動植物功能的溪流宛如一條大水溝。然而部分河段因河川沖刷、搬運及堆積效果,淤積較嚴重處已有適應性極強的芒草進駐。相較於垂直河堤壁面的寸草不生,傾斜土坡面已漸漸開始自然綠化。堤岸邊的野薑花則是人為綠化結果,見證仍有一群人默默關心此議題。
走到大小坑溪會流處,除了水泥化的河川生態外,更不忍卒睹的是水面上漂浮的垃圾。但再沿著小坑溪繼續往上尋,一個截然不同的「清溪綠地」悄然出現。以小石頭堆砌而成的河岸、刻意設計的魚梯、潺潺的溪流聲都與剛才的景象成極強烈的對比。
張秋蜜解釋「這是在民意的反應下於1999年依生態工法加以整治的結果。」原來當時的台北市議員鄧家基也是文山區居民,居民的遊說力量因而發揮更大作用。而談及在差距不到100公尺處,為何只獨厚小坑溪,卻未整合醉夢溪與景美溪一?依生態工法加以整治?張秋蜜認為應該是成本問題,當時小坑溪仍是條未經整治過的野溪,然而醉夢溪與景美溪卻早已水泥高築而「很難回頭了!」。
小坑溪步道已成為許多民眾的踏青地,然而鄰近的政大附中以及木柵二期重劃區開發帶來的新移民,很可能成為小坑溪優美環境的隱憂。此地污水處理不確實又直接排放進小坑溪的結果,使遊客「偶爾可以看到清潔泡泡浮在水面上」。
比起下游水泥化與垃圾問題,小坑溪問題是小巫見大巫,但長期關心景美溪流域的張秋蜜鼓勵政大學生可深入思考,甚至將意見往上反映。負責籌備此服務課程的助教群則表示,雖無法讓所有修課同學都熱切關心政大環境,但只要多一個人意識到此議題那麼課程的開設就值得了。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