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無痕山林 實作文山森林公園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落實無痕山林-實作文山森林公園

我閃到腰

是在我幫我家的貓

清貓砂的時候

無痕山林守則的第二原則

行走或宿營在可承受的地表

那可承受的地表

就是無痕山林的一個關鍵

它其實一方面是說

我們如果作為一個山友

我們要選擇可承受的地表去行走

所以簡單講

已經鋪好的步道我們不要繞開

我們就走在步道上

如果沒有步道的時候

我們要找比如說

碎石或者是石板

我們儘量不要去走那個植被

 

開場白

近年來戶外活動流行

比如登山健行等等

都是親近大自然的好方法

台灣早在十幾年前便開始

推動無痕山林運動

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

也能夠友善環境

節制壩節制壩

這兩個比較比較高

然後這比較低

水下的話會走中間

然後從這邊下來之後

然後這邊

水下這邊比較緊

它這邊會打一些石頭

做接水

不然如果是土的話

各位想像的話

一定會被很快沖出來一個窟窿

所以這個就是一個節制壩

所以水也要下樓梯

就是緩衝

讓它減緩它的速度

 

串場一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和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合作

維護文山森林公園內的手作步道

這個手作步道因為常常下大雨

砂石流失的很嚴重

千里步道協會利用

維護手作步道這個機會教育學員

把無痕山林的理念

實際來給運用出來

加油加油加油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徐銘謙:

文山森林公園

它就是在我們的都會區裡面的

一個很都市型的公園

人非常的多

親子老少大大小小的人

通通都要走這條步道

但是我們又想要把它維持自然

不要鋪上水泥

那要怎麼辦呢

就是你可以看到我們

做出一格一格的用石頭砌的

這個一格一格的空間

再回填粗骨柴

然後六分碎石

三分碎石

然後跟土去攪拌

它其實在模仿一個在自然環境裡面

健康土壤的組成跟配比

這樣子的話

當水在沖刷的時候

它因為這些多元的結構

彼此能夠互相卡在一起

就不會很容易的產生沖刷

那特別是我們在這個

不是只有回填而已

我們中間其實加了好幾道的排水溝

砌石導流溝

這些都是在階段性的

把水導流離開步道

這樣子我們就可以

從源頭解決整條步道

水的沖刷問題

一方面是回應

無痕山林守則的第二原則

就是強化可承受性

二方面就是我們在做

這個步道的過程中

也儘量的無痕山林

就是不要對這個環境

你可以看到做完之後

你會覺得好像其實

你如果不特別說

你會覺得很自然

所以這是

手作步道希望達到的理想目標

 

串場2

文山社大為了今日的活動

全力來做後勤的支援

 

台北市文山社大學程經理人 董芳怡

我們今天太陽很大

所以同學們都很辛苦的在進行

後面可以看得到的

步道的一些填補啊

維護的部分

同時我們中午也會有

文山社大準備一些午餐

以及我們常備的

鹽糖和寶礦力之類的補充

讓他們進行做一些

電解質流失的一些補給狀況

串場3

經過一整天的努力

學員把課程的理論

運用到實際上來操作

這樣的學習

對學員有很大的幫助

羅東步道學 李怡頡:

這樣那我們今天在這個

文山森林公園的這個步道上

做的工項是一個擋土的工程

擋土的目的是為了

讓上面的一些碎石頭或者泥土

不要因為水流

或者是人的踩踏而流失

讓它留在步道上

竹北步道學 黃瀞緣:

我們是一個步道學的課程

上課其實老師會講很多的

我們稱之為理論

但實際你在實做的時候

其實還有很多是超越理論

然後你要實際去實做

才會知道它中間的眉角在哪裡

今天做的是叫做橫向截水

然後老師一直說

要一個立面

然後要有一個

要有一個YA

我覺得手作步道很迷人的地方

就是它

你可以其實你每一次去實做

你學到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

你每去一次就是累積一次

這樣它是一個非常

我覺得一個

很愛山跟愛自然

很好的一個參與跟支持

結語:

無痕山林要推廣

需要很多人來支持兼努力

文山森林公園的手作步道

是大家努力合作的範本

愛護森林

愛護每一寸的土地

這是我們的心願

手作步道 成功

 

文山社大公民新聞社

公民記者 真實心 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7

加入時間: 2015.03.18

真實心

加入時間: 2015.03.18
94則報導
93則影音
3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4:45

立法院內外--哪個是民主

2024-05-25
瀏覽:
3,154
推:
29
回應:
0
2:10

要命的山溝涵洞 相關單位快來補救

2024-05-15
瀏覽:
3,307
推:
18
回應:
0
4:20

盡力不遺落任何人 淨零公正轉型

2024-04-29
瀏覽:
11,140
推:
29
回應:
0
3:24

培育公民記者 孵化景興少年

2024-04-22
瀏覽:
15,452
推:
28
回應:
0
5:42

台北有你 照亮銀齡

2023-10-18
瀏覽:
6,784
推:
43
回應:
0
7:37

長期照顧者 需要 被長期照顧

2023-08-26
瀏覽:
40,942
推:
64
回應:
0
6:10

轉移位-沒那麼簡單

2023-06-15
瀏覽:
7,658
推:
59
回應:
0
6:19

呵護與栽培 長照天使的成長之路

2023-05-16
瀏覽:
9,811
推:
72
回應:
0
6:08

景美溪仔口-走讀探源

2023-05-09
瀏覽:
5,440
推:
75
回應:
0
5:22

道者-行之手足

2023-04-20
瀏覽:
3,540
推:
66
回應:
0

落實無痕山林 實作文山森林公園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219篇報導,共12,85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219篇報導

12,85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