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換個角度,看大學生如何省思「服務」

2012/07/25 21:36
19,73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服務,對現代年輕人而言,究竟是甚麼呢?

【蘇柔郡/台北報導】

  服務學習至今是各大學之間必修的學分,服務性社團也蓬勃發展,各地幾乎可以看到營隊或是課後輔導,但去年李家同先生卻公開表示服務是白癡,認為沒有長期的投入、僅僅一年去一次的營隊根本無法有成效。此番話引發各界輿論、爭議,一些長期投入的營隊更是無法接受。另外,前陣子吵得轟轟烈烈的十二年國教,把服務納入推甄評選項目,也引發假愛心的憂慮。

  本意良善的「服務」,其本質與意義到底何在?

  參與過返鄉服務社團-雄友社服、更多次參與學校課活組活動與兩岸偏遠營隊的台大材料所新生,蔡紹璞同學便直言對服務一詞感冒,認為這個詞容易予人上對下的灌輸,對他而言,服務是一種相互的交流,不僅是孩子有收穫,出隊的哥姊有時收穫其實更大。

  而台大光鹽社每年暑假八月時,固定會前往蘭嶼朗島國小辦營隊,雙方合作已超過十年。這次暑假蘭嶼教育營23屆總召,趙鐸同學也不約合同表示,其實他們也不甚喜歡使用服務一詞,對他來說,彼此激發、認識彼此的想法更為貼切。

  趙鐸也表示,大學是社會的模擬體驗,如果一開始就要求大學生長期去投入某服務,才能稱作服務的話,其實就如同要嬰兒學會爬行先於坐起;他也坦言,的確要長時間待在一個地方,才明白這個地方的問題與狀況,比如蘭嶼的小孩,並非如同大家所想的完全不解世事,他們也懂上網、也知道當下流行歌手、連西方歌手小賈斯汀、阿姆等都熟知,外界以為他們貧窮、貧困,而廣送物品,但其實,他們真正需要的資源是能長期留任的教師。因為地屬離島,多數被派至此地的教師,僅僅是將此地做為晉升跳板,少有教師任期超過五年,也使得學生與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不信任。「他們不是不讀書,也不是不聰明,只是缺乏一個長期關心的老師。」趙鐸說。

  「去服務抱持的心態其還蠻重要的,如果抱持正確的心態,事實上,不管對象或族群為何,我們都可以很真誠地去交流、去溝通、去做玩樂的動作。」蔡邵璞也表示,服務社團帶給他的體悟莫大,如果要他推薦學弟妹社團,他依然二話不說,會建議他們去嘗試服務性社團。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