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回味古鎮風華年代 翻開北斗歷史扉頁

2012/06/06 20:22
5,226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專題記者/陳盈宇、陳金煒、蔡孟凌、黃聖慧

 「以前北斗可以說,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日據時代就是北斗有一個渡船頭,後來交通一直發展,我們北斗就一直沒落,漸漸不熱鬧了。」從小就在北斗居住的北斗奠安宮總幹事李順銘,看著家鄉從興盛到沒落,免不了一番感慨。一府二鹿三艋舺,北斗身為第四個被開發的城鎮,卻很少被提起。

 北斗街的前身為東螺街,兩百多年前,因為原本的居住地不斷發生天災,居民決定搬遷。北斗之所以在遷移後能夠迅速發展,關鍵因素是交通,身為北斗人,研究並推廣家鄉文化的明道大學教授謝瑞隆表示:「台灣早期發展的街市它原則上都是位在南北縱貫古道跟東西水運的交會點上面,它剛好就位在東螺溪,就是我們以前的濁水溪,跟南北縱貫古道的交會點,因為這個交通的位置,所以北斗就很快的發展起來。」當時人們會在北斗渡船頭休憩,讓這裡迅速發展成重要的商業城鎮,可惜之後北斗的交通優勢面臨極大考驗,「東螺溪後來就慢慢淤塞了,其實鹿港沒落的同時連帶的北斗也就一併沒落下來,因為這兩個原本經由東螺溪,北斗跟鹿港的商業機能它們是互相綁在一起。」溪流淤積,加上周圍的三條溪流增加鐵路建設的困難度,縱貫鐵路並沒有經過北斗,讓北斗從一個對外交流頻繁的窗口變成鮮為人知的小鎮。

 雖然歷經衰落,但回憶起從前的熱鬧,居民仍然以家鄉為傲,在當地經營麵店的居民林仲顯說:「北斗做家具也是風行一時,木頭做的家具阿,人家嫁娶做的那個傢俱啊,斗苑路兩邊都是有傢俱行。」在北斗居住超過三十年的盧瑞霞,提到著名的北斗肉圓時強調:「一般人都講彰化肉圓有沒有,其實北斗肉圓是最早,最傳統應該是北斗才對啦。」小鎮的沒落看似一場悲歌,但無形中也讓居民凝聚在地認同感。

 除了傢俱和小吃,北斗的建築物也保存相當悠久的歷史。座落於北斗國小東側的北斗郡官舍區就是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文化資產,謝瑞隆解釋:「為什麼會有北斗郡官社區的成立,是因為北斗在那個時期是北斗郡的行政中心,有很多今天講的公務人員或者是一些官署的職員,所以就在那個區塊的臨側就闢設了一個職員的宿舍區。那個區域其實在我們台灣今天來講,它也是一個很具有特色的日式建築群。」灰色的屋瓦和屋外的紅磚雖然已經斑駁,但裡頭的榻榻米設計讓環境變得陰涼,二十二歲便來到北斗,現年八十幾歲的呂洪邁堅持要繼續住在這裡,「算很舊了啦、沒修理了啦,有的就不想住了,兒子都住在外面,我自己愛住這裡,空間比較涼,又不會吵。」她說官舍和以前相比冷清許多,不過治安很好,這也是她喜歡這裡的原因。

 針對北斗的文化保存,彰化縣文化局局長陳允勇解釋:「區域型就不只是硬體這個部份,它變成是由下而上,不管是文史工作者或地方人士,
他們可以共同參與,一起執行這個計畫。」區域型計畫希望喚起在地居民對地方文化的重視,雖然一開始居民無法馬上習慣,但經過這幾年的溝通,他們逐漸認同這樣的做法。透過官方與民間的合作,把這份在地感情化為動力,他們不只要保留北斗過去風情,也要讓更多人重新認識這個地方。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