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韓民族新聞 公民力量結合的象徵

2007/04/30 10:15
4,592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2007117上午,一行人訪問了韓民族新聞執行副總編輯鄭泳武,韓民族新聞目前的發行量五十萬份,排名韓國第四大報。訪問時,遇見韓國記協前會長,目前是亞洲記協會長的李尚基,使得氣氛格外熱絡。

十八年前,韓國人追求自主民主運動,六萬名小股東,每人出資三十萬韓元,最高不能超過五萬美金,總共募集到二百億韓元,做為創報籌辦資金,近二十年的努力成績,使得此一具有高度理想性的報紙,已能獨立生存。

 

  鄭泳武特別強調,韓民族新聞的自主編輯政策,是不會受到六萬名股東影響,股東不管編輯政策與經營管理。而且,韓民族新聞的社長與總編輯更是透過直接選舉產生,一任三年,可以兩任六年,候選人必須有十五年以上資歷。總編輯由編輯部選出,社長則由全體員工推舉選出,候選人必須發表個人政見,競選期間為十五天。

 

傳統上,韓國人民受困於政客的自利與媒體的反動,亟思進行媒體改革,因此連串的媒體改造與社會運動於焉展開,六萬名小股東集資成立了韓民族新聞,透過編輯室公約和新聞自主,得以為具有高度理想性的新聞工作者另闢一片天地。

 

  韓民族新聞的記者與總編輯互動關係,與一般的媒體也不盡相同,韓民族新聞雖然依照報社編輯規範進行新聞產製,但是記者的自由度與自主權則比一般媒體要高。因此,報社遴選的記者必須是具有進步思維與理想性高的成員,雖然待遇只有一般媒體的二分之一,但是人員流動率卻幾近於零。

 

  韓民族新聞記者平均年齡為三十八歲,獨立於政治權力與大財閥之間,對於新聞最後的呈現方式,記者雖然可以擁有建議權,但是最後的決定權仍是總編輯。

 

  台灣似乎已很難有全民共識集資創辦獨立媒體這樣的社會條件,但是當全民對傳統媒體失望同時,仍然對媒體所具有的社會功能與使命仍有一份期待時,透過網路世界另闢新媒體的世代,仍有可能實現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