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兄弟的護憲鬥爭
格林兄弟的護憲鬥爭
◎林海
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不僅因《格林童話》而名聞天下,在他們那個時代,他們最令世人矚目的,是其作為“哥廷根七君子”(The Göttingen Seven)的光榮。
雅各和威廉都畢業於馬堡大學法學院,雅各曾出任過黑森軍事委員會秘書,戴假髮和塗髮粉,穿著筆挺的軍服。不久,他又找到一份外交代表團秘書的工作。然而不斷地起草無用的聲明,面對著冠冕堂皇的廢話套話,讓他感覺厭倦。弟弟威廉畢業之後,到卡塞爾圖書館擔任管理員──由於他的身體不好,儘管有法學博士的頭銜,只能從事這一類工作。雅各不久也辭去外交秘書的工作,來到這家圖書館從事管理員工作──這份工作整整持續了9年,令他們疲憊萬分。
1830年初,兩人接任了哥廷根大學圖書館管理員的職位。雅各發表了名為“思念祖國”的就職演說,他儘管沒有舉個人的例子,思念黑森之情卻溢於言表。他一再說明語言本身對於國家認同感的意義:當一個人剛一離開祖國,母語便會在他心裡喚起思鄉之情。當年夏季學期,雅各開始授課。次年2月,威廉.格林也被任命為法學院教授──儘管他主要從事的是日爾曼文化、詩歌和語言的教研工作。在哥廷根,他們出版了《童話集》第三版的上下兩卷。25年前,他們第一次將德意志民間童話、傳說和故事集結出版,25年後《格林童話》已譯作多種外國文字廣為流傳。即使到了今天,格林童話仍然在孩子中廣受歡迎。而且那些保持著“不可戰勝的青春”的成年人,也大多是童話的愛好者,對於小紅帽、青蛙王子、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故事念念不忘。
儘管醉心於學術,一場政治風波還是向他們襲來,格林兄弟並未選擇退縮,而是主動站了出來──這導致他們在哥廷根教學生涯的終結。事情從1833年說起。當年,威廉四世批准了《1833年漢諾威憲法》。這部憲法規定,君主和臣民之間存在的並非統治關係,而是法律關係。國王不再有專斷和絕對的權力,應遵守制定出來的法律。然而四年後,這位開明國王逝世,他的弟弟奧古斯特(Ernest Augustus)繼位。新國王很厭惡憲法對他權力的限制,也反感根據憲法選出的代表大會。他對公眾宣佈:“朕不承認憲法對朕有所管制,也斷然不會和依照此法選出的代表進行談判。而解散這一所謂代表大會,是朕必盡的工作。”
這一宣言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雅各激動地寫道:“公法教師和政治教師從自己的信仰和法學研究中,獲得社會生活的原則;歷史教師不憚其煩地說明,憲法和政府對於人民的幸福和痛苦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神學,甚至醫學,則促進青年人對於神聖的、純樸和真正的事物的要求和嚮往……因此,可以想像,聽到廢除國家憲法的消息後,大學的震驚多麼大。”青年學生們敏銳地感受著時勢,並且睜大眼睛觀察著自己的教授,看他們“漂亮的言論是否能付諸行動”。
然而當時的大學裡,許多教師保持沉默──他們害怕“失去國王的信任”。官吏們也大多表示,國王高於憲法。只剩下幾位教授仍然在堅持抗議──他們是著名的“哥廷根七君子”:歷史學家達利曼(Friedrich Christoph Dahlmann),法學家阿利勃列赫特(Wilhelm Eduard Albrecht),法學家雅各.格林,法學家威廉.格林,文學研究家蓋爾維努斯(Georg Gottfried Gervinus),東方學家埃瓦利德(Heinrich Ewald)和物理學家韋伯(Wilhelm Eduard Weber)。雅各說:“現在的局勢,好像冰層一樣,無邊無際地籠罩著全國,這是沉默,也是恥辱……而我們幾個還有些自製力的人,終於決心衝破這冰層。”
1837年11月18日,七位教授通過大學的“國王監督委員會”向國王提交了抗議信。信中,七位教授提出,法律應當依然是法律,國王廢除《1833年憲法》,犯有破壞憲法罪。他們對國王宣佈:“您的義務是公開宣佈,今後將始終不渝地遵守對國家憲法的誓言。”他們說,學生始終信任他們,如果教授們輕率地背叛自己的誓言和原則,那還怎麼教育青年呢?12月11日,當國王和調查者以威脅的口吻詢問,他們簽署抗議信是否出自本意時,他們再次表示:“我們毫不隱瞞,相反,我們使我們的親人、朋友和同事們都相信,我們基於法律完成了我們最後唯一能做的事。”
國王的回復是:“抗議信作者不臣服于合法的國王……應與朕脫離君臣關係。也不應再佔據深孚眾望的大學教授職位。”他認定七君子中達利曼、雅各?格林和蓋爾維努斯三位教授為主謀,應于接到解職通知書之後3日內離境。否則將予以追捕。另外四位教授,也被解除職務。
然而,教授們並不是灰頭土臉離開哥廷根的。12月17日,教授們坐馬車離開哥廷根。大學生們想為他們送行,然而所有的馬車主人都被禁止把馬車租給學生。於是幾百名學生冒著嚴寒,在教授們出發之前的夜裡,沿著通往邊境的公路步行出發。他們在邊境上等候教授們,中午才看到馬車。學生們以洪亮的歡呼聲歡迎他們。學生們發表演說,投擲花束,演唱愛國歌曲。直到馬車穿越邊境,學生們才又徒步返回哥廷根。
雅各回到家鄉時,耳邊還回蕩著學生們的歌聲。然而他很快發現,在家鄉,他並不受歡迎。“跟先生握握手,他是一個逃難的。”一個老太婆指著雅各對孫子說。儘管當前學界支持他們“七君子”,發起為他募捐的活動;儘管薩克森國王公開聲明,表示全體七位教授都是他的王國極度歡迎的客人,但雅各明白,學者和公眾的熱情很快會過去。弟弟目前還在哥廷根,儘管未被驅逐,但也失去了工作,需要為生計奔波。雅各在苦惱中,開始撰寫《談談我的解職》。
他不能理解,怎麼能夠只是因為他反對一個破壞法律之人,就這樣把他和他的全家拋在街頭?他寫道:“雷電的打擊震驚了我安靜的住所……世界上到處都有能夠公正地思考並教給別人以正義的人,但是只要一致行動的時候,他們就作了疑惑和膽怯的俘虜,向後退卻……但是,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將為我所做的一切感到高興,那是對我巨大的安慰。”雅各的這篇文章最終在瑞士出版,並傳回德國,在萊比錫、漢堡、法蘭克福等地傳播。哥廷根大學裡也流傳著雅各的這本小冊子。當局隨即開始搜查罰沒此書。然而,仍有不少學者和學生冒險收藏了這本小冊子。
時間流逝,儘管後世只記得《格林童話》的愉悅美好,然而格林兄弟這段捍衛憲法尊嚴和自己認定原則的鬥爭,以及所展示出的不畏強權、不忌顛沛流離的勇氣與正直,或許更值得被載入史冊。
(北京大學法史學博士)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