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蓪草藝術揚名國際 民間齊心推廣
台灣蓪草藝術今年12月中旬在韓國首爾舉行的「2024工藝潮流展」大放異彩。台灣蓪草學會榮譽理事長陳建華受邀前往參展,並親自示範製作手工花,推廣台灣蓪草文化。
曾在新竹工業園區擔任工業設計師的陳建華,多年前開始尋找天然環保的材質,創作藝術品。2008年接觸到蓪草後,隨即鑽研以蓪草髓心製作手工花及藝術品。
陳建華表示,蓪草藝術品創作,除了傳承老師傅的手藝,還需要靠無限的想像和觀察,以及不斷的嘗試,才能創造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蓪草花作品。
19世紀的英國與中國交流,當他們見到這些精美的繪畫時,還一度以為材質是「米紙」。後來證實這種紙,就是台灣的原生植物蓪草。由蓪草脫出的髓心,再削成薄薄的紙張而來。而蓪草也是台灣第一個依照分類學命名,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的植物。
蓪草是台灣早期原住民的經濟作物,北部地區主要分布在桃竹苗山區。新竹縣五峰鄉泰雅族花園部落,曾經是滿山遍野蓪草花盛開的地方。原住民陳登順BawTu,7-8年前開始在家鄉,採不用農藥及化肥的友善耕種,種植蓪草。除了製成紙張及藝術品材料,蓪草髓心還是中藥材,可以製作釣魚用的浮標…。
花園部落內的花園國小在校內種植蓪草,並將蓪草列入全校的校訂課程。林婉柔老師表示,花園國小以蓪草嘉年華為課程主題,帶領一、二年級的小朋友觀察蓪草,介紹蓪草的用途,中、高年級則利用蓪草髓心製作美勞作品,帶領孩子認識及體驗蓪草文化。
隨著低價塑膠花的量產,台灣蓪草產業大受影響而逐漸沒落。蓪草是天然無毒且環保的材質,噴水軟化後可以彎曲塑形,而且作品放置數十年都不易變質。在台灣蓪草學會及全國蓪草藝術創作者的長期耕耘及推廣下,期待這項台灣曾經輝煌過的傳統技藝,再次發光發熱。(公民記者正氣哥在新竹縣的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