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起百合,戀於舞蝶
首次由台灣主辦的國際花卉博覽會在2010年11月6日盛大開幕,其表演主題之《百合戀》是繼2009台北聽障奧運開、閉幕大典後,另一個與慶典活動相關的盛大表演。不同於先前的聽奧表演模式,花博半戶外式的舞蝶館,難度與挑戰除了連演 200場外,屏風表演班與原舞者將長達40分鐘的舞台劇,全程皆由魯凱語演出,且主辦單位結合科技動畫與舞台藝術,融合歌舞、戲劇與魯凱族古調,以史詩格局展現高山大鬼湖的磅礡氣勢、百合盛開的壯麗景觀與萬獸迎親等盛大場面。
今年由屏風表演班與原舞者製作與主演的花博藝術展演,推出以台灣原住民為題材之作品《百合戀》究竟有何意義?除了欲以百合傳說扣合「花」博的活動主題之外,屏風表演班與原舞者結合科技與原住民舞蹈、音樂的跨界巨獻,是否更希望藉由這個展演作品重新思考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亦或者有更具深義之想像靈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