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玻璃工藝的文化傳承與創新

2024/02/25 12:00
3,96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洪子芹/新竹採訪報導

位於新竹市區的玻璃工藝坊,除了可以使玻璃工藝被人們看見,還提供體驗活動,讓人們可以體驗玻璃工藝得製作過程,周圍還有動物園和花園夜市可以讓人們去看看動物、買買東西。

早期(日據時代)臺灣玻璃事業,是以生產工業儀器、醫療器材和其它生活必需為主。其後方逐漸從工業玻璃分化出部份資源從事具有藝術內涵的玻璃產品之生產。此外,甚至有人利用工業玻璃的碎片,燒製出有趣的動物造形,無意間為買者(消費者)所青睞而鼓舞了少數人離開工業玻璃,自力經營小規模的生產單位,從事裝飾用玻璃的生產,此即玻璃工藝的開端。近數十年來,逐漸分化、成長的玻璃工藝事業,儘管曾經盛極一時,但其生產之產品,仍以低品質的量產為主,換言之,業者的技術水平和勞動收益,一直都處於初級低落的層次,鮮有提昇。

位於新竹的春室玻璃坊,由春池玻璃為了玻璃工藝能夠在新竹永續生存,將春室Glass Studio打造為連結生活與工藝的媒介,提供了藝文、文創及商業的空間,然後以創新、永續的方式來傳承玻璃工藝,並透過創新體驗來落實循環經濟的概念,讓台灣、世界看見新竹玻璃與循環經濟的美好。

照片

玻璃坊的外觀。 洪子芹/攝

玻璃坊工藝與日常結合,匯集展覽、體驗、餐飲和選物。從春池本業──回收玻璃出發,春室深信循環經濟與環境共生的價值,致力將重複利用、可回收再製的思維注入每個人的日常。這裡展示各方面的靈感和永續生活的多元樣貌,將玻璃再製體驗課程、定期更替策展及咖啡、茶飲與點心囊括入室,在人群來往之時,不斷地凝聚與延續能量,讓更多人認識玻璃工藝。

照片

玻璃坊與咖啡廳的外觀。 洪子芹/攝

照片

玻璃坊與咖啡廳的外觀。 洪子芹/攝

玻璃工藝坊工作的羅師傅表示,現在已經很少人會玻璃工藝的製作,也很少年輕人會從事這份職業,因為自己在大學的時候是修有關工藝類的科系,修著修著就對玻璃工藝有興趣,才會選擇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他也有分享他從事玻璃工藝這份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他表示,因為玻璃工藝很考驗技術,有時候會因為玻璃做不好或是做的不滿意,有的時候也會遇到挫折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且要常常待在高溫的工作環境工作,很多人都會受不了。

照片

羅師傅工作過程。 洪子芹/攝

玻璃工藝坊現在以DIY體驗、結合咖啡廳的方式經營,羅師傅認為這種方式很好,因為做玻璃工藝並不容易,需要長時間累積而來的經驗與技術才能把玻璃做好,而且以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帶來人潮,還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玻璃工藝,也能讓更多的人來體驗如何製作玻璃工藝。

若名眾來體驗製作玻璃工藝,體驗是採預約制的,有線上預約和現場預約。參加體驗的第一步是選擇想要製作的器物,工作人員會先詢問要做哪款杯子,顏色和效果都是可以自己選擇的,然後要戴手套和袖套才能進工作區域,一開始會先坐在高溫的火爐對面,工作人員會告訴我們為什麼要把玻璃液體放進火爐,還會教你如何把玻璃吹成形、如何做杯口。

照片

一般民眾可以參加玻璃製作的體驗過程。 洪子芹/攝

在體驗的過程中民眾可以了解原來製作玻璃工藝並不容易,像是需要手要無時無刻滾動棒子使玻璃液體保持平衡、將玻璃液體吹成形不能用太大力吹,要輕輕吹才不會吹過頭,要不然形狀就不會好看,而且要在高溫的工作環境工作,體驗的人可能覺得還好,但是師傅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那樣的環境中工作。

玻璃工藝坊的地理位置很好,旁邊是新竹市立動物園、花園夜市,都是假日人潮最多的地方,動物園假日有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去看動物,花園夜市假日從下午一點就開始擺攤了。早上家長可以帶小朋友去動物園,看完動物園可以去玻璃工藝坊體驗製作玻璃,下午或傍晚可以去逛花園夜市。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