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文化的結合 當「琉璃」遇上「客家」

2023/10/30 00:00
6,691次瀏覽 ・ 1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 林若漩、潘尚葳/新竹採訪報導】

位於新竹竹東鎮的琉戀璃品手創工房,創辦人為古侑盛老師,2011年獲客委會的
青年返鄉創業計畫的補助,回到新竹這個玻璃的故鄉和客家文化的搖籃,成立了
「琉戀璃品工作室」。他利用燈工法、吹製法、磨刻法、噴砂法、窯燒等不同工
法,打造出各種獨特又富創意的琉璃藝品。

古侑盛過去從事廣告設計和產品設計的工作,那時就很喜歡工藝的創作,後來接觸
到玻璃媒材的製作覺得非常有趣,買器材回來自己摸索學習,為了想更深入的了解
也找了老師去學習。嘗試一段時間後古侑盛認為玻璃媒材也有許多創作的可能性,
決定投入這項工藝。

結合琉璃工藝 發揚客家文化
剛回新竹時,新竹縣政府正好在推動新竹的特色產業「玻璃」,另一方面也有客委
會的補助,古侑盛身為客家人且身處客家和玻璃重鎮的城市,於是開始嘗試在琉璃
創作中結合客家文化,不管是符號、色彩或是圖騰等等的元素,將其融入於自己的
琉璃藝品創作中。古侑盛認為這樣的結合對作品及客家文化來說都會是頗具意義
的。

古侑盛把對客家的特殊情懷都製作成了每一件獨一無二的琉璃作品,除了客家相關
的作品外,也有融入原住民文化元素的琉璃作品,以及將廢棄玻璃當成原料的環保
作品,凸顯了古侑盛擅長融合文化和生活及對於這些事物的熱愛。

將工具化繁為簡 向大眾推廣
古侑盛接觸琉璃工藝越深,越覺得火槍的燈工非常有趣,因此他想要推廣。不過早
期製造琉璃珠經常需要使用專業的火槍,而他發現國外有攜帶型的火槍,台灣並沒
有,他帶回台灣經過實驗測試,自行改良創新,研究了哪些瓦斯能夠燒哪個種類的
玻璃,如此一來,就能夠用較便宜的瓦斯,以及輕便的火槍,去打造 cp 值很高的
琉璃相關工藝。此外,因為火槍變得容易攜帶,學生們也不用一定得到老師的工作
室學習,因此古老師到社區大學進行推廣,只要工具擺好就能進行製作,讓學生們
更輕易就能上手,降低學習門檻,讓大家明白這不是很遙遠的工藝,並認為這樣的
推廣才有意義。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