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文化難保存 文化轉譯是關鍵
1945-1949軍眷四散,紛紛遷移分佈至全台各處,除了桃園著名的眷村鐵三角:馬祖新村、太武新村、憲光二村,以及具有豐富滇緬特色的忠貞新村以外,還有新竹的將軍村、台中的光復新村、審計新村,屏東的勝利新村,而各個文創園區都是由國防部列管,文化部管轄發展的,它們也因應政府的需求有著各自的成立目的,像是馬祖新村及太武新村都是由文化部下的文創影視科管理,因此較偏向文創市集、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憲光二村則是由文化發展科來管理,因此它也比較著重在移民遷移的這段歷史發展上,比較偏重在文化層面,而忠貞新村文化園區一直以來則是著重在美食以及慶典上,由於任務不同,各自的定位及彼此推廣行銷的方式也有所差異。忠貞新村文化園區文化部經理李福英表示:
「我覺得我們忠貞新村是很希望它能夠自食其力、自給自足,能夠把我們自己所有要發展的東西,可以從產業面能夠有一些營收,然後回來再資助在文化面,然後文化做好了也是帶動我們產業的發展,希望它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就是轉化很多我們現有的這些傳統的東西,讓它變成與時俱進的、能夠符合現在人的喜愛,然後讓他能夠來靠近、來消費,然後讓我們這個是不斷的能夠良性循環 。」
眷村保存面臨的困難與危機主要聚焦在人和場域上。老一輩的原眷戶可能再過幾年便離世,而年輕一輩的族群則不了解這段歷史,因而眷村文化的歷史逐漸失傳。此外,場域空間的困境也是眷戶們面臨的一大問題。近年來,都市發展迅速,許多原本規畫給眷戶們使用的空間被徵收,使得眷村的場域空間變得匱乏。因此,如何使場域活化達到最大的效用成為眷戶們的一大挑戰。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專案人員蕭志雄表示:
「那憲光二村其實通常作為眷村,它的公共空間、公共領域都是算蠻大的,所以他們憲光二村團隊就是去做了一個下課時光屋,計畫說邀請銘傳大學的學生來做類似課後輔導員,然後憲光二村提供場域,提供空間、房舍,然後讓附近社區的小朋友們可以進來,那讓這些小朋友進來的同時,他們就跟地方社區產生一些連結。然後附近的一些大人們,他們也知道有這樣的一個空間,所以他們也很積極的在做類似跟社區其他周圍一些社區居民的一些聯結。眷村他們要營運,其實有很多時候並不是只能靠駐地團隊的能力就有辦法營運,因為眷村通常都是很大的園區,會有很多的時候都是靠志工,那這些志工通常有些是原住戶,有些就是附近的居民們。」
現今許多地方政府和民間組織正積極參與眷村文化保存的工作,不僅舉辦展覽和講座,也開發文創園區、文化市集等活化場域,吸引更多人關注眷村文化。此外,桃園市政府在2020年6月成立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專門用來保存、整理眷村文化歷史的相關資料和資源,以期能夠更完整地保存這段歷史,讓更多人能夠了解、認識和傳承眷村文化的價值。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專案人員張浩鉅表示:
「 來到台灣以後你會發現說,他們就是突然一批來自全中國各省的人,然後他們的語言可能也不一樣,因為他們有他們的方言,他們有他們的文化,那來到台灣這個地方以後,他們被打散在這些裡頭,然後全部集中管理在這個眷村,可是你進來裡面以後發現說,你可能隔壁是住四川的,你可能那邊是住什麼,他是不同文化的人在這個地方變成一個熔爐,那你說現在面臨到的威脅跟挑戰,其實就是因為這群人他就是因為特殊的因素,就被篩選進到這個地方,那他們現在被移到國宅裡,所以你會發現說,其實那個環境因素根本就已經不存在了。如果你在客家聚落,很多長輩還是講客家話,所以你可以了解到,那個文化其實是一直被延續下來的,可是眷村文化其實是沒有辦法那麼容易被延續,一方面就是語言。」
現今的文化工作者大多透過文化轉譯的方式,例如:漫畫、展覽、搖滾音樂祭等,讓眷村文化得以透過更多人願意參與的方式來推廣,並將這段歷史融入一般大眾生活中的物品及活動,進而與大眾產生連結,達到眷村文化推廣的效果。眷資中心也希望能夠突破眷村框架,讓那些在眷村落地生根的眷戶們的生命歷程能夠被更多人看見,真正能夠與在地文化產生連結,進而達到共融的目的。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張郁雯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