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母親節「向大地之母說感恩」信義扶輪社水田生態推廣

2023/05/18 14:24
5,75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2023.5.2

非常感謝信義扶輪社在福華飯店舉辦「水田生態推廣和家庭簡易營養米食」

同時邀請社員夫人們一起熱鬧溫馨慶祝母親節以及向大地之母說感恩

2010年我在菁寮買3分地大小的稻田給生病出院後的爸爸復健用,同時種米給自家吃

我是都市長大

會去買農地是看福華飯店廖欽福董事長傳記<<廖欽福回憶錄>>受到啟發

書裡提到廖欽福董事長的日本老師告訴他:

什麼東西都會通貨膨脹

只有土地可以抗通膨

他聽了老師的話並付諸行動

因此我看了<<廖欽福回憶錄>>也採取了行動

 

氣候變遷,近年中國和歐洲大旱,2021年台灣百年大旱休耕補助款70多億全民支付,2022年11月高溫破紀錄,降雨變少,2023年台南第一期稻停水休耕,春季以來中南部遭逢比2021年百年大旱更嚴峻的旱災

加上武漢疫情/烏俄戰爭....等美國和台灣近年通貨膨脹

我也鼓勵信義扶輪社大家一起先從多吃本土自然完整食材(友善環境栽培更好)開始

採取改變行動

有行動就贏

 

當年買田經過十多年

沒想到2023年我能有機會在福華飯店說出對廖欽福董事長的感恩

讓我內心很激動

 

活動開始前

我告訴福華飯店工作人員我很崇敬廖欽福董事長童年除草精神以及父母的教育

工作人員說「福伯,對我們第一線工作人員真的很好,家庭教育也很用心,我已在這工作20多年」

她不是用董事長稱呼,而是尊敬親切的一聲「福伯」仿佛讓我看到廖欽福董事長在福華飯店的身影

 

書裡還有一段我也很感動

他為了蓋水利工程

把土地賣掉買糧給工人有飯吃

卻被官員刁難「奸商囤積居奇」

即使如此

他仍盡心盡力把水利工程完成

當時同期許多工程後來都被水沖壞

他做的工程仍屹立不搖保護居民的安全

先前賣的土地後來漲價

已無法用原來的金額再買回

獎狀也不曉得丟到哪裡

他卻對這個工程發揮的影響力深刻感動

 

廖欽福董事長一生行誼對我有很大的啟發

我也盡力落實他的精神

衷心感恩

***

沒有種過田的人,或許都還知道農夫的辛勞,但沒有親身經歷除草的人,卻不知道除草的痛苦,當有錢人家與我同年齡的孩子還窩在母親的背上時,我已經開始下田做最艱苦的除草工作。小小年紀,頭戴斗笠,身著汗衫和短褲,跪在田裡爬行,一般大人一次五行,我因人小,手短腿短,三行復三行,很快成為泥巴人。

~圖文摘自福華大飯店創辦人廖欽福回憶錄、廖欽福口述、林忠勝撰述、前衛出版

年紀越小,爬行時整個身子越貼近地面,尤其在第二次除草時,稻禾已漸高,稻葉的彩筆就越容易在臉上留下滿佈圖畫的傷痕,汗水一滲,既痛又癢;為提供足夠養份,我父親經常把氧化後的糞便、堆肥和腐蝕過的植物撒在田裡,就在你用雙手攪拌雜草、泥巴時,其所散發出來的怪味,難聞的令人做嘔。可是,你除了「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繼續面對,還能有什麼選擇呢?腐蝕的雜物中夾有鐵釘、樹枝、玻璃碎片等,就像銳利的雕刻刀,無情地在你的手腳上刻下深深的創痕,遇到這種情形,也只能咬牙前進了。

一天辛苦工作結束,把身泡在水裡,將全身污泥洗濯乾淨時,除了感到身子疲憊和傷口的疼痛外,那怪味還是一直跟隨著,怎樣也洗不掉,使我每次上學都覺得難為情,總是跟同學保持距離,不敢太過接近,而班上富家子弟又有誰知道農家孩子的苦處呢?

寒冬時節,雙風似刀,田水如冰,要跪下去除草那一剎那,還真需要鼓足勇氣呢!剛下田時,全身都起雞皮疙瘩,發抖不已,鼻水不禁簌簌而下。不過爬行一段時間以後,身體的熱氣就慢慢散發開來,漸漸足以抗拒外在的酷寒。

至於夏季除草又不一樣了,農夫們趕在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就下田工作,稻葉沾滿露珠,早晨的微風也挺涼快的,下田容易,不像冬天需要勇氣。可是不久,太陽一出來,整個情況就變了,氣溫慢慢地升高,田水開始加溫終至發燙,最後熱到讓你觸摸泥巴的手腳都無法消受。而火紅的太陽又直接照射在你的背上,上煎下熬,炙熱地彷彿全身就要燃燒起來。

偏偏就在此時,風兒停了,滔滔熱浪把整個田園變成大烤箱,熱得幾至窒息,烤得汗如雨下。那汗珠就從額頭、從背部往下滑,有些滑進眼裡,眼裡一陣鹹澀,淚水,淚水就禁不住流出來了,衫褲很快就濕透了。就這樣艱苦爬行前進,直到辛苦地爬完一天,所以除過草的人都會有同感,寧可忍受寒冬田水的冰冷,也不願接受夏日豔陽的煎熬,可是泥巴人又哪來選擇的權利呢?我的父親耕耘比人家勤,收成也比人家多,地主主動請父親耕作的面積越來越廣,工作也就越來越重。

這一段下田工作的經驗,就給我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可是比起我父親及許多農夫終生辛勞,我這點辛苦又算什麼呢?他們那種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的精神,給我很多啟發,成為引導我向上的動力。

家裡窮知道窮的滋味,所以父母對窮人家特別疼惜,稻子收成時找工人來搬運,將每袋百來斤的稻穀扛在肩上,走一大段小路,因搬運的工作粗重,母親總是先煮一大桶乾飯佐以小菜請工人吃。那時,家裡平常都是吃稀飯,逢年過節才有乾飯吃,我年紀小不懂事,看到工人吃乾飯真是垂涎欲滴,好想吃又不敢去吃,等工人吃飽,飯也差不多吃光,忍不住問母親說:「我們那著要給他們飯吃呢?」這一問可不得了,不僅母親罵我不懂事,連父親也一起罵,把我罵個半死,直到長大以後,我才懂得什麼叫「人饑己饑」的道理。

父母親都是平凡人,雖沒有受過什麼好的教育,但做人、做事都合乎舊道德的準則,他們身教重於言教,耳濡目染,無形中給子女留下好的榜樣,所以,我以後出社會工作,總是盡忠職守、剛正不阿,全力以赴,不敢稍懈。有時工作再辛苦,想想也沒有父母過去的辛勞,就努力再做下去,而今,我也近百歲,為人父、為人祖,更能體會到親恩的浩蕩!午夜夢迴,想起父母終身辛勞,卻沒有過半點好的生活,禁不住潸然淚下!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