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打破三間教室的藝術養成

2023/01/02 13:50
2,628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 洪千茵 / 台中報導】

 

迎著西風緩緩走近,楓葉漸漸轉綠為紅。靜宜大學任垣樓的天井裡,藏有一隅背山寧靜的藝術匯集,靜宜大學藝術中心,延守近二十四年的藝術鋪墊,在校園持續種下一場又一場的藝文展演,滋養未來世代對內與外的感知。

照片

(圖/洪千茵:坐落於靜宜大學藝術中心外的楓葉林,展置著青銅藝術家——佘燈銓的作品《夏 》。紅磚牆上的光影,也皆為自然的太陽光和枝葉相互映照。——洪千茵攝)

 

小而美的獨厚延展

 

午後,藝術中心外的陽光沉靜,倚著透明窗落地透進,楓樹枝葉的搖曳,也帶進大自然與作品相互輝映,整個展間散發著生命力的氣息。

 

靜宜大學藝術中心成立於1998年,起初因校內沒有美術系,藝文資源相對稀缺,當時校長李嘉同,看見當時的藝文氛圍薄弱,決定在靜宜大學開始推廣起藝術教育。同時,校內舉辦藝術活動搭配學生人文素養紀錄,提升學生或師生於現場接受藝文薰陶的機會,不再讓藝術只停於大眾眼裡的畏懼和看不懂,讓每個來到藝術中心的人,都能透過現場的真實感知,收穫生命與藝術之間的對話。

 

對比許多大型的美術館和藝文展演中心,藝術中心的靜態展區,屬於小而美的空間。藉由曾在靜宜大學中文系任教兩年的前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倪再沁老師的回饋,進一步思考展間設計,打破了學校任垣樓底下三間教室,延展成為擁有開放、穿透和盡頭沉思區的靜態展間。

 

談起中心願景與理想,藝術中心組員梁美慧組員謙虛說道:「其實我們沒有多麼偉大的願景,只希望藝術推廣會有機會,讓更多人從被動到主動的走入藝術,成為一種日常習慣,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眼光。」

照片

(學生沉靜於藝術中心的展出,透過與作品寧靜的對話,讓感知賦予生命欣賞藝術的的勇氣和獨特看見。——洪千茵攝)

 

豐沛的藝文流動

 

藝術中心,歷年承辦藝文展演多元,將藝文活動區分為動、靜態兩類。任垣樓底下的藝術空間,主要以靜態雕塑、攝影和畫展......為主,而舞台劇、演奏會這類表演活動則多半舉行於至善大禮堂和伯鐸小劇場。

 

即將邁入第25年的藝術中心,長期皆以邀展的形式為主,而非開放辦展預約。一直以來皆以國美館為標竿,希望透過具有一定藝術程度的展出,以及跨世代、跨取材和媒材的交流,為校內師生、來訪民眾創造深度且豐沛的藝文串聯。

 

每一回展出,也因為有兩年籌備期,因此藝術家能夠先到中心勘場,思考這樣的空間適合呈現什麼樣的作品,以及如何進行展出。

 

像是近年,氣候變遷一直是全球關注的議題之一,除了不斷變化,同時也密切牽動著人類的生活。今年,藝術中心十至十一月舉辦的四場靜態展中,邀請的是水墨藝術家,袁慧莉老師。過往袁慧莉的作品,大多以柔性的水墨進行創作。直到在北京生活時,深深感受霾害對於生活環境的威脅,於是,她開始以畫來回應氣候變遷。這回展覽出的作品《火墨》,她放下過往熟悉的水墨畫呈現,透過燃燒宣紙產生的灰燼,讓人從作品裡感知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旱性與劇烈。

照片

(圖/洪千茵:靜宜大學藝術中心,於今年10月至11月展出藝術家袁慧莉的《火墨》系列特展,透過別於過往水墨的形式,以火墨來喚醒大家對於氣候議題的關注。——洪千茵攝)

 

埋下會走路的種子

 

藝術中心,長年推廣藝術教育,透過浸潤式的藝術培養,讓校內師生即使無法頻繁移動到校外藝術中心,也能於校園內受到定期且有品質的藝文薰陶。

 

梁美慧談及靜宜大學藝術中心對外的影響力,除了透過廣告傳遞大眾,校內師生的口耳相傳更是極為重要,讓真實的觀覽感受有機會在共鳴裡發效。透過作品和人的對話,串連起更多人與人因藝術而啟的互動,讓這樣的影響力持續在社會當中擴散,形成一股可持續循環的人文善流。

 

近年藝術中心也開始於官網建構「校園聲景」及「線上導覽」,希望藉由多媒體的影音呈現,帶動起不同地域和世代的人。在這樣場館內或外的藝術保存中,無論以著什麼樣的形式,也都能一同參與溫柔的改變當中,讓藝術定位不再只是「看不懂」,透過埋下一顆顆的藝文種子,透過藝術對話來讓感知發生,牽起人類對生活的體察和關懷,成為生活裡的一部份。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