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日專題之四】街貓TNR與我
【廖靜蕙2010年10月7日台北報導】猴硐,安靜的小山村,由里長夫人帶頭餵養當地的街貓,偶然被愛貓人士得知,開始結合志工推動TNR,幫當地的街貓結育,打掃環境、製作貓街牌,成為「貓村」,儼然貓的天堂。然而,也造成當地「棄養貓潮」,民眾將剛出生的小貓一窩一窩地丟到猴硐貓村、或將棄養的貓帶到當地,而出發點居然是因為這裡對貓很好!
照片
街貓TNR不是動保人士的服務
猴硐貓數量暴增引發的效應,也反映了街貓TNR志工或「愛心媽媽」內心的恐懼。大多數街貓TNR(「民間推動街貓絕育回置方案評選及宣傳計畫」)餵食志工噤聲不語,不敢曝光自己餵貓的形跡,就是擔心越來越多民眾帶小貓丟門口。
街貓TNR志工卡姐就有此遭遇。當附近居民知道他餵養街貓,他家門口就常常被放置剛出生的小貓;甚至有資源回收業者,把別地方的小貓帶來給他。這些民眾認為把棄養的貓或路邊剛出生的小貓送給卡姐,對這些貓是福報。然而靠私人力量照顧50幾隻街貓,如同一所小型收容所,讓他疲於應付。
一般類似卡姐的女性稱為「愛心媽媽」,但卡姐也說,當初只是看到家門口的街貓很可憐,於是給了第一餐,之後就無法停止餵養牠們。當注意到街貓的處境之後,又會發現巷口也有貓需要餵養,於是逐漸擴大餵養範圍。起初只是出於不忍心,而非出於愛心幫助街貓,民眾卻因此認定她們有愛心,理當負責這些事情。於是只要遇到街貓就找她們解決,而非思考自己身為公民能做的事;而「愛心媽媽」收養流浪動物,除了早已超出身心負荷,還背負罵名。
街貓TNR並不是愛貓人士的責任或提供的服務。台北市動保處處長嚴一峰說,有些里低調做街貓TNR,就是擔心民眾會把貓丟到這些區域,因此,在進行TNR的同時,更需落實「飼主責任」。
「飼主責任」,簡單的說就是負起照顧寵物一生的責任,不離不棄,並實踐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 2005)動物5大自由:免於飢渴、免於不舒適、免於痛苦傷害疾病、表現正常行為、免於恐懼和緊迫的自由。在決定飼養動物之前,應先評估自己未來10年的狀況,是否適合與動物生活在一起。
關懷生命協會專案秘書周瑾珊說,街貓TNR強調街貓在地生存權,在道德上承認貓與人同樣是社區的居民。嚴一峰也說,動物是地球的原住民,動物保護的極致就是實踐和平共生的理念。在尊重就地生存權的前提下,透過後續的餵養與結育,即使是剛出生的小貓,仍然會有好下場,民眾不需基於善心,把剛出生的小貓丟到特定區域了。
目前台北市只有1/4區域進行街貓TNR,大多數區域仍然沿用抓進收容所,人道撲殺的方法減量控制。台北市動保處表示,會對抓貓進來的清潔隊員、民眾多問一句:「要不要加入街貓TNR?」但街貓TNR尚未蔚成風氣前,動保處不能輕易將簽署街貓TNR的里公告網路上,因為動保團體擔心會讓其他里的人知道,將貓拿來丟!
再怎麼人道的撲殺都無法降低數量
即使是無法忍受街貓的民眾,仍需對面一個事實:撲殺並不會帶來減量的效果。
※1992年澳洲某牧場射殺貓行動後,結果貓口數甚至往上增加,存活下來的後代變得更加狡猾難以捕捉或射殺!
※澳洲與英國皆曾使用毒物,結果影響到寵物及其他多種動物,且存活的街貓產生抗藥性。
嚴一峰表示,「僅捕捉貓隻,該地區只會呈現暫時的真空狀態,因為該地區仍有食物來源、新的貓隻會繼續湧進;逃過捕捉的貓隻除了會繼續繁殖甚至變得更難捉,而以錯誤方式餵食貓的部分善心人士仍舊造成環境的髒亂。」唯有透過區域內70%街貓TNR,才是真正降低貓數量的方式;街貓100%結育的區域,則連小貓都不見了。
愛動物也要關懷人
對於台灣至今仍以大量人道撲殺來解決流浪動物,關懷生命協會理事林雅哲認為是「無謂的屠殺」。他舉人類歷史為例,為了生存與健康,犧牲一部份動物當做食物、有節制地使用動物實驗發明解藥,帶給人類莫大的福祉,這樣的犧牲或許是必要的,卻顯得偉大。但撲殺流浪動物,牠們的存在沒帶來重大危害,殺害牠們也未帶來重大福祉,牠們的犧牲對人類毫無意義。為了一點小利益就殺害生命,就是「無謂的屠殺」。
林雅哲提到,應以關懷生命、人道方式為出發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在此前提,動保人士除了站在動物的立場著想,也應同理民眾的抱怨。如此兩邊兼顧、解決問題,就是愛動物的表現,「幫動物當公關」,獲得更多民眾支持。
街貓TNR在未獲全體民眾支持前,林雅哲仍建議動物捕捉應提高門檻。對於民眾舉報動物的問題,可以先調查附近居民的意見,若10戶中有3戶表示相同意見,認為該無主動物確實造成當地的困擾,才進行捕捉。要有調查的過程,而非一通報就抓,不但讓捕犬隊疲於奔命,增加收容壓力,也造成無謂的撲殺。而經過當地民眾意見參與,對居民與動物都比較公平,不會落入愛或不愛動物的爭端,同時降低收容壓力,改善收容品質。
讓街貓TNR良性循環
或許你愛貓,或許你不愛,都可以透過街貓TNR取得平衡點。愛貓的人透過實際行動的付出照顧街貓,而不愛貓的人,藉由寬容的態度,讓街貓的數量控制在合理的數量。街貓少了,照顧容易,困擾也減少了。
「政策要創造良性循環,當街貓TNR解決了問題,民眾就會越來越支持,獲得的就是良性循環;反之,讓事情變成愛貓人與民眾的對立,就形成惡性循環。」嚴一峰說。建立友善動物的城市須靠每個人的決心,不只是動保人士的事情。而良性的循環,將使台北市成為全台愛貓人士,甚至不愛貓與所有民眾心中的典範。
如果你,支持街貓TNR,請讓里長知道你的心聲。(4/4,全系列完)
出處:環境資訊電子報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