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暑假是過動寶貝戒藥時機三大理由

2022/07/11 15:11
10,958次瀏覽 ・ 1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撰文/公民人權協會調查研究小組

暑假來臨了,許多有吃過動症藥物(中樞神經興奮劑)的小朋友終於在父母的首肯下,不必再吞利他能、專思達了。

爸爸媽媽何嘗不是也鬆一口氣?孩子長期服用利他能、專思達,的確很多家長是不安心的,畢竟孩子這麼小。趁著寒假、暑假,不必去學校,能停一段時間的藥,也是好的。

既然如此,何不趁著暑假做停藥計畫,即時保護孩子腦部和身體健康,並贏得自信主導的人格?

暑假是戒藥最佳時機三大理由

為什麼暑假是戒藥最佳時機呢?

藥物吃吃停停又吃,最令人擔心的,是每次的改變,對孩子造成副作用,而他們不一定有足夠的表達能力,跟大人說出身上種種的不適症狀。孩子還這麼小,究竟還要吃多久藥?很多家長的心其實一直懸著問號。

不再回頭吃藥,對絶大多數的孩子,會是一種解脫。給孩子一個機會,學習控制自己和生活,贏回自信,而不是每天吞藥來控制生活。

暑假中,跟學校老師的互動相對較低,沒有外力介入,也比較能回到單純的親子關係。它給了父母一些空間,關照自己在教養上可能的弱點。有些孩子的行為,因為父母的教養方式做了調整,而一夕改變。這麼說並不誇張,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孩子容形藥物副作用詞不達意,令人擔心

吃過或正在吃精神科藥物的人,多半見識過某些「可以感覺到」的藥物副作用。孩子吃藥,最令人擔心的,是他們不一定具有足夠的表達能力,跟大人說出身上種種的不適症狀。常常需要父母親花時間觀察,才會發現食慾變差、嘔吐、失眠、手腳冰冷、身體不自主抽動、起疹子等等情況。

更不用說需要長期並且很仔細比較,才會呈現的副作用變化,例如視力模糊、焦慮的情緒、心絞痛、關節痛,甚至生長遲緩。這些情況一時半刻,家長很難察覺,發現時常常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

每次的停藥,相信父母會發現孩子身體或情緒會出現一些變化,甚至每次停藥的反應都不一樣。美國精神衛生研究院顧問,醫學博士彼得.布利金(Peter Breggin)在他的著作《為藥瘋狂》中,特別提醒父母,兒童通常會在服用最後一次興奮劑(即過動症藥物)之後幾個小時內,產生戒斷症狀,呈現一些藥物副作用。藥物戒斷的時期稱為反彈。

在服用最後一顆藥物之後,通常只需5到10個小時就開始發生。如果沒有再次服用藥物,反彈作用可能會持續數天或數週。在某些個案中,兒童暑假期間停止用藥,可能需要長達一個月或更久的時間才能平靜下來。而到等到開學重新啟動吃藥模式,又是好一陣子的適應。

利他能的藥物說明單(仿單)裡面白紙黑字寫到的副作用包括:鼻咽炎、貧血、症攣抽搐、心悸、關節痛、肝功能異常,甚至自殺念頭等等,孩子沒說、說不出來,並不表示他未曾經歷這些身體機能或心理上的痛苦。

開過動症藥物給孩子的精神科/兒童心智科醫生,很少提供家長一個完備的用藥計畫,一個包括戒藥方式的用藥計畫。但是只要家長主動提出減藥和戒藥的需求,多數的精神科/兒童心智科醫生還是可以配合。

提醒再多次也不為過,精神科藥物,包括過動症藥(中樞神經興奮劑),都必須以逐漸減量的方式停藥戒藥,也需要有經驗的醫生藥師從旁督導協助,渡過藥物反彈的敏感期。

戒斷藥物帶給孩子全新的自信

年累月的服用精神科藥物,就連成人的心理與社交發展都可能會受到抑制,更何況是成長中的孩子。服用藥物的孩子,在應該跌跌撞撞的經歷人際關係、融入團體和社會的發展階段,被藥物壓制了情緒,表面上「好像」順從溫馴的度過了成長期。

但麻煩的在後面,孩子可能沒辦法從跌跌撞撞中,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表達和處理自己的痛苦、解決和其他人之間的衝突,以及掌控自己的行為。根據布利金博士的說法,孩子的獨立感和責任感幾乎因此受到損害,而這些問題可能會在戒斷藥物時劇烈的顯現出來,減藥戒藥期需要父母親的特別照顧。

全台最小的圖文作家迷路(本名汪以墨)九歲就和單親媽媽(米米)合著出書。迷路在學校被老師認為不專心,醫生「診斷」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媽媽給孩子吃了三天的藥,因為藥物副作用導致頭昏,嘔吐,像生病一樣,決定不再繼續服用。另方面,米米讓孩子增加運動量,鼓勵孩子繼續創意的生活,用耐心和寬容激勵出童年就出三本書的迷路。

家庭醫師李佳燕形容過動寶貝往往特別聰明、精力旺盛、喜歡挑戰權威,具叛逆性格。即使藥物會使孩子變乖、變安靜,變成大人所期待的模樣,然而長期吃藥的孩子,不敢放棄對藥物的依賴,往往會失去對自我的信心。

這樣的觀察無獨有偶,美國精神科醫生東尼.史坦頓(Toney Stanton)強調環境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他監管的兒童收容計畫,不使用精神科藥治療。雖然被送進來的孩子,是其他收容機構不願收治的,最難管教,最麻煩的那一群,來見史坦頓之前,都被下了很重的精神科藥。史坦頓醫生協助他們戒藥。他說,當孩子成功戒斷藥物時,他們會用一種全新的自信,看待自己。他們發現自己能控制自我,控制人生。

大人都不懂事了,如何要求小孩懂事呢?

國立中正大學兼任講師同時也是親職教育專家林妙香老師,曾分享她協助過的一個個案,一個長期以暴力或亂發脾氣回應同學或師長的學生,正在吃利他能。林妙香做了親職訪談後,找出癥結:發現孩子父親在家就是暴力對家人,而父母對孩子會亂發脾氣,孩子在學校的劣行,只是在模仿大人。所以透過協助家長,孩子也就行為改善,隨之停藥。

另一對父母有著醫學領域的教育背景,遇到孩子行為偏激,頂撞老師,霸凌同學,送去看精神科並吃利他能,但孩子卻經歷藥物的嚴重副作用,因此父母前來求助。林妙香從親職訪談得知:父母經常吵架,對罵內容難聽。孩子其實正用那些聽來的難聽字眼霸凌同學。林妙香詢問父母:「家裡有誰曾經在孩子面前罵過禽獸兩個字?」夫妻互望,爸爸尷尬回答:「老師我只講過一次。」妙香說:「其實一次就夠了,孩子比我們想像的學得快,示範一次就會了。」爸爸說:「他應該要懂事,他應該要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學。」妙香請父母平心仔細觀察:「大人都不懂事了,如何要小孩懂事呢?」

為此,妙香要求父母每天在孩子面前互相誇讚一個彼此的優點,試著溫和說話。結果驚喜的神轉折發生,僅僅一週多,孩子的行為改變了,老師也不再天天向父母告狀了。

天下有多少小孩,就有多少種教養方式。就算成功教養了老大和老二的父母,還是可能在老三時遇到教養瓶頸。每位孩子對父母,都是一項挑戰。過動寶貝的特殊才能、旺盛的精力以及獨立的特質,都是對家庭的新挑戰和新機會,考驗著做父母的教養能力。讓父母自己找出教養上的弱點,可能並不容易。但是只要有心,親職教養的講座和書籍可以是好幫手。

幫助孩子長成健全大腦

有沒有發現,不論醫生、老師或社工,常常建議父母採取藥物治療,而非鼓勵他們參與關於教養技巧的研討會。然而他們不是孩子的父母,養育技巧只能靠父母自己覺醒,精益求精。

養孩子不是餵飽給睡就完成了。如果父母把教養的責任完全交給老師、安親班與補習班,讓孩子服藥以降低陪伴的需求,再塞3C做孩子褓姆,親子間只剩指令而非溝通:「不要吵」、「別亂跑」、「自己去玩」,又夢想孩子在學校乖巧穩定專心聽話,可能要等神仙下凡。

教養出一位健康快樂,不需用藥,情緒穩定的小孩,需要大人非常多的耐心,用心。如果孩子已經被學校,醫生視為情緒障礙,過動小孩;身為家長,會是孩子最後的依靠。太多成功案例,靠著運動、營養以及良好的生活作息,讓孩子脫離利他能,專思達,從此長成健全大腦。理想上,孩子的成長並不需要仰賴化學藥物(興奮劑)來控制行為。孩子的問題,是教育的問題,是大人的教養問題,或者也可能是大人自己的問題。

祝福每個過動寶貝的父母,暑假開學之前,就是孩子戒藥成功之日,這次有把握,不需要再回頭吃藥。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