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淡水區鄧公里長者共餐 實踐低碳讓環境再生

2022/05/24 23:54
3,969次瀏覽 ・ 6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現今社會中,老年人口的比例正逐年增加,根據國發會統計,在2021年台灣的65歲以上老人人口已達到百分之16,預計在2025年更會達到百分之20,於是在這高齡社會中,許多里或社區就會透過多元的長者關懷及共餐活動,增加長者們走出去的機會,也希望能改善他們的生活,並了解他們身心靈的需求,提供給長者們能擁有更安心及快樂的老年生活選擇。

淡水區鄧公里的老人人口比例就在近年持續上升,在總人口人數達到飽和的6400人中,老人人口比例從2010年的百分之6.5,在今年就攀升到了將近百分之14,而65歲以上的長者就有900多位,鄧公里里長邱美津表示這就是為什麼開始開辦老人共餐的原因,因為在中午時段許多老人都獨自在家,長者自己煮的菜通常又都不夠營養,常常造成營養不良,所以請營養師調配適合長者口味的中央餐廚午餐,一到中午,志工就會幫忙長者們盛裝個人需要的量,飲食均衡的同時也不浪費食材,而共餐活動也讓長者們坐在一起增加共同聊天的樂趣,也配合午餐前的各種課程活動,讓他們有運動量的增加,而雖然在開辦共餐時,邱美津發現有些長者還是不願走出去,但她也改變了方式讓里民吃得健康。邱美津表示:

「有一個民眾來說他要去工作,可是他媽媽沒人照顧,他怕他中午會亂煮東西,這樣我們就會用送餐的方式,不是用共餐的方式,我們會幫他送過去。」

 

邱美津一直認為低碳是很重要的概念,因為碳排放的問題除了造成地球暖化,也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她覺得這個概念是大眾都所熟悉,所以平常自己用提醒的方式來告訴長者,希望用輕鬆的溝通方式,讓低碳落實在生活中,而低碳的概念也在幾年前得到實行,因為在建立口袋公園時,發現山坡地遽然是個垃圾山,在經過整理後,還是有有心人士隨意亂丟垃圾,所以她萌生了讓山坡地變成開心農場的點子,不但讓里民們生活品質得到改善,也讓低碳飲食得到執行。邱美津表示:

「把所有垃圾清走了,清走的時候,我發現青青的都沒有種植什麼東西,不斷還是有人在丟垃圾,我們不可能24小時在那裡顧著,所以我們就開始想一個辦法,可以種一些當季的菜,不一定我們開心農場種的菜是有夠我們的老人共餐,可是我們會藉由在種菜的過程之中,也會在共餐的時候,會跟里民推廣什麼叫低碳,自己種的菜是最減少碳排放的,然後還有我們應該種一些原生種的植物、是屬於昆蟲、鳥類的食物,加入我們的生態,讓這個生態更好,所以後來開心農場也加了一個生態池,我們希望成為一個教育場所。」

 

疫情的影響下也讓老人共餐改變了方式,從以前的打菜變成訂便當的方式,長者也需要打疫苗、消毒和攜帶自己的健保卡確認身分後才能領取便當。鄧公里志工陳桂美表示:

「因為我們這邊比較小是用中央餐廚,早期是中央餐廚,由我們志工幫長者裝,沒有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拿東西要戴上口罩,我們自己也會戴口罩,他們也會戴口罩,之前還沒有那麼嚴重,我們就是找位子上坐下來吃,疫情很嚴重就是帶回家,把健保卡拿來,健保卡插進去(電腦),有消毒再帶走,里長都會跟他們要黃色單子,才可以拿。」

 

而里有許多課程是里民和志工可以一起參加,雖然因為疫情許多活動會有些變動,但每一堂豐富的課程都讓志工與長者們的身心靈收穫良多。陳桂美表示:

「因為這邊的課很多,現在是慢慢在結束,可以學到東西,做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也可以交到很多的好朋友,反而如果關在家裡越不出來,不是越走不出去,所以就是要保持開心,愉悅的心。」

 

高齡化的社會中,關懷長者是首要責任,但如何去延伸到更全面的福祉,也至關重要。淡水區鄧公里就將原本髒亂的環境轉換成綠地,不只提升生活品質,更讓環境再生成具有環保意義的樂活園地,這正是社會所需要的永續發展。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邱  芊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