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陽明山梯田原生魚保育講習

2022/04/22 14:40
4,863次瀏覽 ・ 1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2022.4.10

 

照片

照片

照片

臺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長年「為臺灣原生魚類與下一代做事」

洪茂源老師和鍾宸瑞老師帶10種原生魚介紹,讓以往只在課本或影片學習的親子們,能夠親身見證台灣生物多樣性與美麗。

a.泥鰍:棲息在河、湖泊、池塘和水田中,性情溫和,屬雜食性,以蠕蟲、小型甲殼動物、昆蟲等為食,水中氧氣不足時,能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氣。在氣壓低時,牠會變得十分活躍。
農村俗語:「泥鰍跳,雨來到 泥鰍靜,天氣晴」雨水來的時候因為缺氧泥鰍跟魚都會跳出來

b.七星鱧(鮕鮘):早期農村社會的古井,會放養一對鮕鮘,除了可吃掉井水中蚊蟲的卵及幼蟲,保持水源乾淨,萬一水井被下毒,也可從魚屍辨別,避免誤飲中毒,鮕鮘可說是賣命守護著古井。尾部有一個黑斑黃框,俗稱土地公印,因營養豐富、傳統用來滋補保健 。
台灣民謠西北雨: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要娶某,鮕鮘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

c.牛屎鯽仔有兩種,一是高體鰟鮍;另一種是台灣石鮒

高體鰟鮍(牛屎鯽):與田蚌有著特殊有趣的共生關係,母魚會在繁殖季發展出細長的產卵管,將卵產在田蚌的鰓瓣內確保卵能安然孵化,而田蚌的幼苗也會暫時吸附在魚體上傳播至遠方。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3455/

臺灣石鮒:

d.青鱂魚(稻田魚):

「青鱂魚」(俗稱「稻田魚」、「鱂」電腦注音輸入「鯧」才出得來,一般念ㄐㄧㄤ),說明臺灣原生魚︱︱青鱂魚以及外來種︱︱大肚魚的故事,體長約二至三公分的臺灣「青鱂魚」曾經活躍於稻田、溝渠。一九一一年,日本政府為杜絕瘧疾而引進大肚魚,「青鱂魚」和「大肚魚」棲地重疊,繁殖力旺盛的大肚魚會吃掉青鱂魚的幼魚,加上環境開發,農藥、廢水污染,造成青鱂魚瀕臨絕跡,而臺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以及一些有心人士,積極復育,如果在自然環境下看到青鱂魚,表示那兒的水質沒有受到污染、相當好。

https://www.sdec.ntpc.edu.tw/epaper/9812/2.htm

e.蓋斑鬥魚:有輔助呼吸器官,可以直接呼吸水面空氣。

f.史尼氏小䰾、條紋小䰾:

南部條紋小䰾身上的斑點較小,數量較多,看起來像是一塊碎花布;
北部史尼氏小䰾身上斑點較大,數量通常是四個。

https://e-info.org.tw/node/117284

g.菊池氏細鯽:臺灣的特有種。主要分布於臺灣東部的花蓮、臺東及宜蘭等地。傳統池上便當魚。

補充:

1.洪茂源老師原是顯示器工程師,年輕退休後休閒釣魚,很多年前有一次在FB看到鍾宸瑞老師腳受傷開刀,需要有人幫忙清理裕民國小原生魚走廊大大小小魚缸,他熱心免費去幫忙,就這樣一路支持原生魚保育活動至今。

2.2001年鍾宸瑞老師在任職的裕民國小籌建了以「臺灣原生魚類為主題的水生走廊」,裡面復育展示的大多是棲地遭受破壞而導致生存危機的台灣淡水魚類。它可說是活生生的教材園,提供多元化的教學功能,從台灣原生魚的認識,到水中生物、水資源和自然環境與生態的維護,包括原生魚類的生存危機和搶救復育等等,讓各學年各學科都能在其中找到連結的題材與延伸的學習。

照片

照片

照片

親子們也同時幫忙清除外來種福壽螺和卵

攸潔媽媽回饋

1. 真的很感謝舉辦如此有意義的活動,還請了很棒的老師來介紹原生物種,兒子禮仁說抓福壽螺的感覺比收到禮物還開心,而且更加有意義無論是對生態還有生活。

2.努力來實踐減塑,自備環保袋與餐具,也來記錄餐桌上的飲食。

3.週日應該能再去抓福壽螺,除非雨下太大。

4.請幫我謝謝鐘老師與洪老師,他們真的好有心要保育這些原生種,也積極投入下一代教育,你們真的很棒!

照片

2017.12埤塘填平種綠電(照片來源:漂浪島嶼--munch FB)

原生魚在野外生存的困境

1.河流、水塘等受到嚴重污染
2.食物來源缺乏
3.水田、野塘被填平
4.外來種入侵

如今連大肚魚都變少,台南農田看到一些更強勢與耐污染的的外來種泰國鱧。北部稻田水圳則是吳郭魚。

洪茂源老師是桃園人,從小有在埤塘抓魚玩耍的經驗,他說以前埤塘有時會放乾(洘埤或洘窟 客語),大家在裡面捉魚。他提起快樂童年的回憶,參加活動的爸媽受到感動也很想給孩子和台灣原生魚如此快樂生長的環境

補充
1.洘埤或洘窟 客語
桃園埤塘過年前夕,將池塘整理一番,就像過年前家中大掃除一樣。一方面將底泥曝曬殺菌,一方面還可替年節加菜,一舉兩得。
http://163.30.116.8/LocalEducation/uploads/tadnews/tmp/148/01030301.pdf

照片

天下 2020.6 「工業喝好水,人民喝廢水」?深度追蹤:新竹媽媽的水戰爭

頭前溪上游充滿垃圾

氣候變遷下

如果不希望未來孩子們沒有好的水...等面臨原生魚經歷的生存困境

請大家消費從源頭開始盡量減少垃圾

照片

照片

放大石和捏泥求做溢流田埂

照片

照片

同時發現小長腳赤蛙

照片

照片

教大家認識並起一起種原生植物,營造未來原生魚可以產卵或躲避天敵的地方

邊坡:圓葉節節菜

挺水型:龍骨瓣莕菜(水蓮)、原生菱角

期待稻子和原生植物順利長大,才能進一步做更多的原生魚復育

大陸傳統稻田養魚的好處

首先在稻田裡養魚,魚可以吃掉田裡的一些害蟲,而且排出的糞便還可以肥田,對水稻的生長有一定的好處,從而可以降低一些農藥的成本以及農藥的危害。另外養在稻田的魚都是吃稻花長大的,人們都叫它「谷花魚」,深受人們的喜歡,剛開始的時候在市場上還是比較暢銷的。從而可以實現水稻、谷花魚的雙豐收,帶來額外的收入,當然有的人是留著自己吃的。

https://twgreatdaily.com/7MyfSnIBfGB4SiUwpnKH.html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後記

2015年<<稻田裡的教室>>出版時,在台北辦理「厚土載物」感恩會,非常感謝鍾宸瑞老師帶了稻田魚青鱂魚來為大家解說,看到長期推動鍾宸瑞老師的熱忱,當時我就想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在稻田裡放上青鱂魚。2021因全台大旱,台南的田停水休耕,租下水源充沛的陽明山梯田,終於2022年有機會實現在稻田復育的多年願望。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