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播種永續理念 傳承不同世代

2021/11/18 09:00
2,925次瀏覽 ・ 1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 鄭宜芯、張芳瑜、吳芊盈/台中採訪報導】

位於台中市西屯區中保有一塊自然土地的東海食農教育基地,其占地四百坪,至今已創立五年,是楊曜聰理事長與友人一同創立。由於食安問題,為了吃得更健康,與家長們共同集資買地,實踐自然耕作。

永續設計 維護土地自然平衡

基地內採取永續設計,善用自然的資源,選用自然的材料,形成自給自足的循環系統。基地大部分時間皆是以大片的屋頂蒐集水,透過管路進入水塔中儲存雨水,管子內較髒的雨水會留在底下,接著慢慢回堵上去,再流進去的水會較乾淨。不僅提供水池的生態循環,也做為菜園的澆灌。只有乾季時才會使用自來水以供水池需求。

土地圍磚塊愈高的地方較為乾燥,例如:迷迭香;相反的愈低處會種植比較溼的植物,像是仙草、韭菜。菜園設計選用不規則形狀圍圈,若雨水降臨,從上往下流時會受到阻擋,水會留在菜園裡,不像一般整齊排列的樣貌導致雨水順流而下。

就地取材 自給自足的環境

基地選用自然就地取材的方法自製火箭爐與灶,延續傳統的生活方式;利用落葉及廚餘分解後的產物取代沖水的廁所,採用廢物利用的概念減少水資源的消耗;不僅達到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也讓自然環境保有原來的循環系統,達到土地的自然平衡。

冷熱堆肥 效果加倍

基地裡以「冷堆分堆,熱堆翻堆」來進行堆肥。不另外購買肥料,而是利用在地的家家戶戶剩下的廚餘與落葉製作堆肥的材料。冷堆肥利用鐵絲圍網分成三大桶散熱,一桶集滿換下一桶,接續以上方式蒐集落葉至滿桶,達到堆肥散熱及分解之效果;而熱堆肥則是使用麻布袋覆蓋,上面特別插入溫度計以供掌握即時情況,其最高會達到六十五至七十度,若溫度過高可能會有爆炸風險,需要持續翻堆散熱直到降至室溫。冷熱堆肥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分解的速度與產量,熱堆肥分解比較快,也相對較大量,冷堆肥是使用一般家庭一點點的廚餘覆蓋落葉,可以慢慢等待其分解。

播種永續理念 傳承不同世代

因基地鄰近東海小學,結合教學設計的基礎課程,讓學生可以實地體驗農作,親手感受土地的樣貌,學習自然生態的經驗。不侷限在在學的學生,也開放社會大眾一同參與,像是婦女團體協會會到基地參訪,參加基地的活動,讓她們不只是待在家裡,能夠多走出戶外接觸大自然土地,共同推廣食農教育。

樸門永續循環 延續自然環境

身為食農教育發展協會的楊曜聰理事長堅持樸門永續的理念,堅守樸門的三大要素,照顧地球、照顧環境、分享多餘,也持續共耕、共享、共食,選擇不噴灑任何農藥、不破壞自然循環系統、不干預自然生態的發展,不是為了他們自身的營利,而是想傳遞永續環境的精神。不僅讓自己吃的更健康,也把食農教育及永續環境的理念傳承下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