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屋技術傳承 縮尺模型重現舊時風貌
【記者 許天馨、陳怡卉、郭庭彣/台中報導】
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傳統部落建築——石板屋,也在時代的洪流中逐漸減少。為了讓更多人能了解石板屋文化,不只是在地的保存與修護,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今年9月25日,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合作,邀請講師馬樂在台中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石板屋技術傳承模型工作坊,為的是在都市地區也能宣傳這項傳統文化。
石板屋模型展示,圖為參考排灣族佳平部落的頭目石板家屋。(攝/郭庭彣)
臺灣石板屋主要分布在排灣族與魯凱族的部落,也就是中央山脈南段以及士文溪以北和恆春半島區域。隨著部落人口外流,大多族人認為石板屋的格局太小不符合現代化生活需求,逐漸引入現代的水泥磚牆,取代原有的石板屋風貌,雖然沒有繼續營建石板屋,但若部落附近還存留舊有的石板屋,在人力以及交通許可下,族人們也會定時作整理與修復。
「無法在都市地區蓋一座石板屋,那就用模型的形式來讓大家認識這項文化。」計畫邀請的講師馬樂這麼說。在萬山部落致力於傳統文化藝術創作的馬樂,活用在地素材—板岩,從一片一片堆砌成的萬山舊部落模型,再到創意展現的板岩藝品,充滿他對部落的情懷以及深刻的歷史記憶。
這次的石板屋技術傳承模型工作坊選用了日據時期學者千千岩助太郎的測繪資料,將魯凱族多納部落和排灣族佳平部落之頭目石板家屋作為模型製作對象,歷程一個月的時間,透過老師與助教帶領學生分工合作,完成木材、石材以及植栽的備料與裁切打磨石材,最後黏合疊砌出完整的石板屋模型。
打石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大塊石板必須敲成厚薄一致的石板片才能作為材料使用。(攝/陳怡卉)
學員LavuLavu Kaljayiyang的母親出身排灣族,分享了自己在參與工作坊的過程,是更進一步能了解祖先古老的傳統文化,甚至茶餘飯後和母親聊起這項建築時,母親也像突然走入時光隧道,回想起年輕時的記憶,對石板屋話題是侃侃而談。在最後一天成果發表會上,看見模型的實體,她的母親也指著許多細節,大呼這一切就像重現小時候對石板屋的印象,也開始向女兒導覽起來。
學員與她的母親一齊討論石板屋模型。(攝/郭庭彣)
除了口傳文學與相關知識的交流,工作坊所帶來的是傳統文化的實體呈現,雖說生活型態的轉變勢不可檔,但透過講座、相關知識交流以及學員實踐文化保存與維護,讓不同世代能有可見的共同記憶,歷史的對話也能永久流傳。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