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大量印鈔救世,為什麼不會引起物價膨脹?
對臺灣老一輩的人來說,二次大戰後國共內戰期間,新臺幣改制,舊幣4萬元只能兌換新臺幣1元的經驗,非常慘痛。然而,對照今日歐美國家採用量化寬鬆措施,大量印鈔挽救經濟,卻沒有引起物價波動,在經濟學界引起不少討論。難道貨幣學派的經濟理論錯了?
對這種現象,比較常被提到的解釋,就是貨幣數量增加的影響效果,反映到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上去了。由於世界通行的「物價穩定」定義,是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介於1%至3%之間。而資產價格是不被包含在消費者物價指數的統計內的。
另一種比較少被提到的原因,應該是東亞國家大量的貿易出超,讓歐美國家印鈔創造出來的超額需求,有廉價貨源補足,因此,不致於引發物價上漲。東亞國家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力,各國為了發展加工出口產業,創造就業機會,中央銀行常常會出面購買出口創造的外匯,累積成大量的外匯存底。讓歐美國家「多出來」的鈔票有了出路。
最近這種生態鏈似乎出現一些變化。首先,中美貿易戰之後,同樣人口眾多的印度,原本有機會取代中國的地位,成為「世界工廠」。只是現在遭受疫情衝擊,生產停頓。這應該就是現在美國消費者物價蠢蠢欲動的重要原因吧。出超國之一的臺灣,最近也遭受疫情衝擊。未來世界經濟會如何變化?且拭目以待。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