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公民新聞的未來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陳順孝

2010/06/03 15:46
7,962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陳順孝簡歷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生命力新聞》編輯人

公民新聞的未來
陳順孝

照片

這幾年公民新聞蓬勃發展,質量俱有可觀之處;
未來,似可從媒體整合、新聞強化、專業合作等面向繼續努力。

媒體整合:同類部落格分進合擊,建立共同資訊平台。
例如社區網站可以匯聚成超在地化(HyperLocal)社區資訊集散中心,
既展現各地特色、也進行跨區對話、更能補充大眾媒體裁減地方記者產生的資訊缺口;
此外,救災重建、農村工作、生態保育、病友心聲等等類型的網站,也可分類整合、匯集力量。

新聞強化:從目前擅長的報導身邊議題,擴及報導公共事務。
過去,公民記者對公共事務的討論,大多是引用大眾媒體報導進行二手分析評論,
未來,可以合力要求政府更有效公開資訊,例如網路直播立法院和縣市議會議事,
讓公民記者能和傳統媒體記者同步掌握最新資訊,
以獨特眼光,第一手報導長久以來被傳統媒體忽略的議題。

專業合作:公民記者散居社會各角落,對特定區域、特定領域議題,
往往比傳統記者更了解,但他們不熟悉新聞專業常規,
不擅長製作適合報紙、電視的報導,未來,若能和傳統記者攜手合作、
協力報導,可以互補所長、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若能如此,公民記者就能逐步走向專業化,以獨立記者、小型新聞供應社的形態,
與傳統媒體競爭、合作。
非營利的網路調查新聞組織ProPublica(www.propublica.org)和紐約時報雜誌聯手報導、
共同贏得今年的普立茲調查報導獎,就展現了公民記者的專業實力。

2010 PeoPo公民新聞論壇
主 辦單位致辭: 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吳思華
主 辦單位致辭: 公視基金會董事長 鄭同僚


第一場新媒體與新公民-公民記者培力

新 媒體與新公民-公民記者培力 主持人 政大傳院院長 鍾蔚文
從 「板橋生活誌」到「公民行動記事簿」公民記者 大暴龍
公 民新聞需要「批判」與「行動」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管中祥
新 媒體與新公民-公民記者培力 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主任 張正揚
新 媒體與新公民-公民記者培力 Q&A


第二場 地方事與公民運動-公民新聞議題經營

來 自草根、回歸草根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胡元輝
以 公民新聞的想像為起點 建構日常公共生活議題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教授 孫曼蘋
公 民運動的公民新聞議題經營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 何宗勳
希 望 公民記者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 楊志彬
地 方事與公民運動–公民新聞議題經營Q&A


第三場 公民新聞與大眾媒體-擴大公民新聞效益

公 民新聞與大眾媒體-擴大公民新聞效益 公視新聞部經理 何國華
誰 是業餘專家?聯合線上公司副總經理 李彥甫
公 民傳媒要自力擴張 也要責成政治力介入規劃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馮建三
公 民新聞與大眾媒體-擴大公民新聞效益 溪底遙學習農園召集人 馮小非
公 民新聞與大眾媒體-擴大公民新聞效益 莫拉克新聞網採訪編輯 鍾聖雄
公 民新聞與大眾媒體-擴大公民新聞效益Q&A


第四場 People Power: 公民新聞的未來發展

People Power: 公民新聞的未來發展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羅世宏
公 民新聞的未來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陳順孝
新 聞到底是什麼 全球之聲中文版中文版編輯 鄭國威
科 技衝擊下的新聞反思 部落客 Mr.Friday
公 民新聞的未來發展 部落客朱淑娟
People Power:公民新聞的未來發展Q&A

相關連結:
PeoPo教育資源網
2010公民新聞論壇網站

相關報導:
2010 PeoPo公民新聞論談 學界實務界互動熱烈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