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路天使導盲犬 視障者的心靈伴侶
導盲犬是視障者不可或缺的夥伴,不只幫視障者開路,也成為他們的心靈伴侶。而在台灣,交通對於視障者以及導盲犬並不友善,不管是人行道或是硬體設備,視障者與導盲犬都難以通行,也讓培育導盲犬難度增加。
導盲犬被稱為是視障者的第二雙眼睛,為視障者開路這就是導盲犬的工作,而在導盲犬開始跟視障者配對前,要經過學校的種種訓練,訓練完就可以成為視障者的開路天使,直到七八歲退休,而導盲犬有三大主要功能,行走中,導盲犬可以協助視障者躲開障礙物,在公車或捷運也可以快速地幫忙找到空座位,而最重要的就是成為視障者的心靈伴侶。惠光導盲犬學校教育推廣組助理 黃婷臻表示:
「導盲犬的功能,其實最主要有三大功能,一個就是安全有效的閃避這些障礙物,包含靜止跟移動的,停下來讓你知道說前方的狀況是改變的,視障者就會用腳去踩踏前方就知道可能有狀況,那再來就是尋找目標物,其實像是空座椅、票口閘門還有櫃台,導盲犬都是有辦法能夠找到,那還有第三個很重要就是,他們是陪伴他們的心靈伴侶,因為其實很多視障者是可能是獨居啊,那其實導盲犬是他們很重要很重要的夥伴。」
在台灣,視障者雖然有導盲犬的開路,但迫於台灣交通種種問題,使視障者與導盲犬經常走在不安全的環境下,有些民眾會貪求方便,把UBIKE或機車騎上人行道,這都會造成視障者與導盲犬的危險。而這些不安全的環境,導致培育導盲犬非常困難。黃婷臻表示:
「其實基本上台灣目前的硬體設備來講是非常不友善的,因為其實國外培育導盲犬非常快,可能半年一年就出去一隻,可是在台灣你可能需要兩到三年,其實交通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像是我們看到騎樓違停,騎樓一些店家去佔據,其實我們明眼人來講,走路就非常困難了,那更何況是視障者跟導盲犬,這其實都造成我們培育很大的困難,有些狗狗無法去克服的話,我們就只能淘汰。」
視障者是社會大眾以及政府需要關懷的族群,而台灣的道路卻無法讓他們和導盲犬走得安心,黃婷臻也表示不管是台灣交通或是硬體設備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給視障者與導盲犬一個安全友善的環境,不僅是政府的工作,也是社會大眾需要重視的議題。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陳威任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