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大學生創劇場工作室 受校方及教育部關注協辦

2021/03/28 21:11
2,011次瀏覽 ・ 2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受到大環境變化與疫情影響,成立4年的學生工作室卻能在劇場界站穩步伐,並獲得校方以及教育部關注協辦;創立「臏臏工作室」負責人鄭宇均表示創立工作室的動機是為了證明「雖年輕但只要持續努力,便能夠在劇場打出一片天」的信念。

「臏臏工作室」22歲負責人鄭宇均提到自己為了增加學校沒教的實務上的經驗,並提早接觸劇場、在18歲的時候成立工作室,那時候的他很想當導演,所以集結一群人、同學去做一個製作,在製作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去投台北藝穗節或是其他計畫,成功提高大眾對工作室的關注度,也讓該工作室能在嚴峻的疫情下生存下來。鄭宇均表示:

「我們現在差不多7個製作,我覺得比較特別的可能是在國家兩廳院擔任青年駐館藝術家的時候,那時候我就帶著工作室的同學一起來參與這個製作,這個是在開放式工作室裡面,然後是關於原住民文化的東西,關於我家族的事情,然後這齣劇叫做「根」,我們是用一些比較非寫實比較畫面性的東西去做呈現。」

該工作室的製作風格是跟著議題去創作,包括環境污染議題,人與人之間因科技疏遠的現象,年輕媽媽的心境等等,他們利用非寫實手法作為切入點,以意象畫面、舞蹈做呈現,不硬生塞給觀眾劇情,而是讓觀眾反思這些事情在社會上是需要被重視的。鄭宇均也提供日後想要創業的莘莘學子建議,他表示:

「未來如果你真的要創業的話,你的那些像是法律層面管道、流程要去怎麼來營運,要去走那個流程,包含資金的運用,你要在哪邊立案,你要去找哪些企業家、哪些單位來去協調。我們最近也碰到資金困難,因為我們畢竟是學生團隊,不斷的在找企業家、贊助商,希望能藉由合作的方式,以互相宣傳作為合作管道,資金上面是我們目前最困難的方面,我們現在也在極力的宣傳我們的製作,希望大家都可以多支持議題作品,或以資金方式支持我們小劇團。」

鄭宇均表示自己的口頭蟬是「再試一次」,成立工作室這對時間也遇過許多風風雨雨,儘管受傷、受挫,仍會在起起伏伏的過程中強壯身心,倚靠想為藝文界奉獻的精神,好好的用藝術來分享各式各樣的議題給社會大眾。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李家妤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