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疫情回溫劇場開放 藝文工作者低保障成焦點

2020/11/01 15:02
1,362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根據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的調查顯示,五成以上藝術從業人員月薪不滿3萬元、平均每周工作時間達52小時,已超過法定正常工作時間40小時,甚至在疫情期間藝術工作者失業比例上升。另外,藝術工作者低收入、工時長、零保障的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藝文活動也陸續回溫。藝文工作者的工作合約保障、社會保險覆蓋率都十分不足的問題逐漸浮上檯面。藝文產業因屬共業而發生不少「假承攬、真雇用」的案例,部分藝文工作者甚至害怕因尋求政府資源,面臨同業封殺的情況,而沒有動力去尋求勞資正義調解。對此,藝創公會辦公室主任程德匯表示:

「藝術工作者保在職業工會來看,他們連失業補助、就業補助都是沒有的。藝術工作者不像一般勞工有受僱跟非受雇這麼明顯差別。文化部在藝文紓困1.0跟2.0上,個人申請都是需要附上某工作被取消以及延期事實。對此,獨立藝文工作者以個人名義申請就有15755件,以企業為單位申請的有7000多件,估計受文化部輔助的人差不多在2、3萬人之間。」

藝術工作者低收入問題也因疫情影響而更加嚴重,下半年表演場地變成一位難求,有些演出團體因上半年無法執行演出計畫只能延到下半年。甚至有些劇團先前與外國演員合作,檔期定案後沒料到會爆發疫情,就必須配合政府來負擔演員來台住檢疫旅店的開銷。疫情顯現藝術工作者短期問題,長期問題也隨之浮出。程德匯對此表示:

「以往藝文產業都是共業,所以發生很多假承攬、真雇用的案子。所以一般藝文工作者沒有動力去尋求勞資正義調解。因為這圈子小、關係緊密。部分藝文工作者怕尋求政府資源的時候會被同業封殺的情況發生。 我們只能只能推動政府去減低這些藝文工作者尋求資源的成本。」

根據藝創公會調查了解,大部分的藝文工作者都是以「承攬」方式接案,但很多類別工作其實沒有那麼自由,例如影視產業,所以劇組人員都要按照導演副導排的班表走,他們沒有所謂工作場地、工作方式的自由。對此,藝術工作者期盼政府能多重視藝文工作者有勞基保障,像超工時、加班費等問題。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李家妤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