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顯影 找回老派浪漫
【影音內容】
老師對藝術與美的闡釋
「不是說數位相機不好,它畢竟是工商時代的產物
對 它是一個 精密、精細、完美、無缺
可是 人類為什麼要去追求完美無缺
你說在地球上 你總有高有低嘛 有山有水有海有黑夜有白天這是固定的嘛 你不能永遠追求一個白天啊 然後忘記了黑夜 對不對
那我那種藝術品是怎麼樣 完美之中帶有瑕疵 那就是唯一性 那個才是藝術啊」
OS:
原本從數位攝影出發
在得獎無數後
攝影師陳英華
為了找尋自己的創作 為了拍攝美
回歸到最傳統的濕版攝影
OS(濕版攝影製作):
以玻璃為底片
藥劑均勻塗抹在玻璃上
拍攝後
顯影 水洗 定影 再水洗
影像才會附著在玻璃面
濕版攝影工序繁複
失敗是過程常有的
「濕版你要碰運氣拍到一張好的很容易 碰運氣啦 搞不好我這張會好
可是 如果你今天是要連續拍100張 你能夠連續拍100張都沒問題 那是不可能的」
古典顯影的魅力:層次感與一次性創作
OS:濕版的製作考驗著攝影者的技巧 毅力
這項富有挑戰的工藝
仍吸引年輕人投入創作
幼稚園老師 Cathy:
「我們在拍攝影 我們像數位的攝影的話 因為它非常的快速
那如果像我們拍不好一鍵就能把它刪除 你可以很快的速度就能重新來過
但是(濕版攝影)只准一次錯 而且你知道你要話很多心思做這個底片
從你自己去做底片的那一刻然後到拍照 然後到顯影出來
然後你就會覺得 那是我從頭到尾做的 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感動」
攝影助理講師 陳彥瑋:
「它 一定要更細膩 因為它沒辦法說你下一張 下一張 下一張 那下一張就是隔三到五分鐘
當下 就那一剎那把你抓住 這就是回到最初的攝影的初衷
我當拍完這一張 就是這一張了 不能有第二張的感覺」
傳承困難度,希望技藝能留在臺灣,期待更多新血投注
OS:臺灣缺乏系統化、理論化的知識
從找原料、改良藥劑到修復相機 一切都必須從頭來過
古老的工藝在傳承與推廣上 面臨極大的斷層以及困難
「往前再推下去 不然它會失傳
啊所以很多人說 我在做一件傻事 其實很傻 因為賺錢你不去做 做這種不賺錢的
這不是很冷門 我說對 很冷門 可是一定要做啊 啊沒有人做怎麼辦」
「我希望他平常化 好像不要你把它高高在上
其實這個東西你是可以把它端的高高在上
但我後來想說你既然是推廣 普及
那我就要把它設在一個像大家容易親近的地方 那就是大稻埕
因為你用推廣性質就不能高 讓大家參與進去 他們聽的也很有興趣對不對
這樣其實慢慢慢慢慢慢打開來」
OS:
攝影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相機是連結的工具
濕版反覆沖洗 沉澱出的是具內涵與層次感的面貌
對陳英華來說 這樣的作品是具有生命力 最真實的回應
「其實對我們來講是找到最原始的東西
而且最純真 最沒有掩飾 最沒有修飾的東西 對不對
那你就回到人與人之間的純真嘛
這個東西就是完全真實 沒有偽裝的 那真實的呈現
那你必須要真誠地去對待它 很真誠去學習它
它才會認真回報一張作品給你 所以它做出的東西就會很真實」
OS:
將攝影拉出棚 近距離的跟人互動
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這個經典的工藝
讓這個文化 在大稻埕永續的傳下去
公民記者 楊若彤 台北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